大河報記者 劉瑞朝
(鞏義市康店鎮莊頭村600年樹齡國槐,枝繁葉茂,未受到特大暴雨侵害)
特大暴雨已經過去了將近2個月。作為暴雨中心之一、受災嚴重地區之一的鞏義,災後重建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那些經歷了千百年風霜的古樹,現狀如何?是否經受住了考驗?9月15日,大河報記者到鞏義市對山嶺之上的古樹進行了探訪。
(雖然只剩半張皮,鞏義市康店鎮張玲村的600年皂莢樹,也經受住了特大暴雨的考驗)
【現狀】復壯後的古樹依然根深葉茂 經受住暴雨的衝擊
7月的那場特大暴雨,鞏義首當其衝,受災比較嚴重。將近兩個月過去了,但依然能看到那場暴雨所留下的痕跡。山體滑坡,樹木傾倒,窯洞坍塌,道路中斷,災後重建還在進行中。
鞏義市林業局有關人士説,根據統計,鞏義的古樹數量超過了300多棵,除了個別古樹受到了明顯的創傷或損壞外,絕大部分古樹都經受了這場天災的衝擊。
伊洛河北側,邙嶺南側,康店鎮莊頭村,那棵600年樹齡的國槐,枝繁葉茂,看不出損傷的痕跡。而國槐附近的邙嶺山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垮塌。
(鞏義市河洛鎮神北村500年國槐,幾乎傾倒在地上,但由於前期做了復壯施工,打了支撐,也經受住了暴雨的考驗。而一邊的山谷,被暴雨山洪沖刷得極為嚴重)
“如果去年沒有對它進行復壯施工,給它作支撐,打藥殺蟲,剪除枯枝,估計暴雨過程中也可能發生傾倒。”鞏義市林業局上述人士説。
河洛鎮石關村,今年70多歲的村民白大漢,親眼目睹了山洪是如何從屋後的山上傾瀉而下,不同方向的來水和泥土,將那棵500年樹齡國槐的一部分樹幹掩埋。
大河報記者看到,這棵國槐樹的主幹已經中空,上方沒有主枝,基本都是後來發的新枝,年數也比較短。白大漢説,原來國槐也是筆直挺拔的,但樹幹出現了中空問題,越來越大,上世紀50年代,整棵樹倒下來,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鞏義市河洛鎮石關村,這棵國槐就遭遇了山洪的直接衝擊)
鞏義市林業局的上述人士説,這棵樹中空問題較嚴重,他們做了防腐處理,噴灑藥物,消滅樹幹裏的害蟲,避免它們在啃噬樹幹。但是,經過這場暴雨,樹幹的濕度增加,又有了一些蟲洞。下一步,他們考慮對存在類似問題的古樹進行病蟲害防治。
(鞏義市康店鎮張嶺村一棵800年皂莢樹,中空問題很明顯,林業部門已做了防腐殺菌,樹洞表面看起來很光滑)
【治療】多棵古樹存在中空問題 古樹“治病”也講究對症下藥
古樹,像人一樣,年紀大了,抵抗力變差,枝幹下垂,需要採取必要的復壯保護措施,也就是給它們“治病”。
大河報記者在鞏義市採訪古樹過程中發現,最常見的一種病便是樹幹中空。鄭州市綠化工作服務中心主任郜學義説,針對這種問題,他們主要採用開放式的修復方式,將洞內腐爛的木質部徹底清除、打磨、吹掃,颳去洞口邊緣的死組織,直至露出新組織為止,用藥劑消毒,並塗抹保護劑。
古樹也需要呼吸。針對一些古樹所在的地方透氣性較差的問題,他們在樹冠投影外圍使用打孔機打孔,在孔內填充復壯基質和生根藥劑,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提高古樹根部土壤的肥力。
(鞏義市康店鎮張玲村的600年皂莢樹主幹傾斜,林業部門做了幾道支撐。)
針對樹體高大、樹冠偏重、主杆傾斜、易發生倒伏的古樹,他們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材質搭建支撐,並在人員活動較密集的場所內搭建保護圍欄,減少人、畜對古樹名木的破壞和生長環境的影響。形象一點説,就是讓古樹拄幾根枴杖。
針對水土流失嚴重、存在倒伏隱患的古樹,他們在斜坡底部做地基,進行砌築石牆護坡,根據情況回填適量土方,保證古樹名木的大部分根系埋於土壤內。
病蟲害也是古樹生存的威脅之一。害蟲會導致樹枝的乾枯、死亡,也會導致樹幹中空問題的加劇。對此,林業部門“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主要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為古樹的生長創造較有利的生長環境,使其根深葉茂、煥發出古樹新的生機。
古樹復壯,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上述負責人説,唯有根據實際情況、古樹生長狀態,進行及時、科學的治療,才能給古樹提供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提高它的抗病抗災能力。
“能經歷這場特大暴雨考驗的古樹,很多都是做過了復壯施工,有了良好的體格。”他説。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侯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