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俄駐歐盟代表:歐洲氣價飛漲只能怪歐盟政策失當

  俄駐歐盟代表:歐洲氣價飛漲只能怪歐盟政策失當

    包雪琳

  俄羅斯常駐歐洲聯盟代表弗拉基米爾·奇若夫在俄羅斯衞星通訊社9日播發的專訪中説,歐洲天然氣價格飛漲是歐盟政策失當的必然結果。

  奇若夫説:“歐洲天然氣市場當前面臨的危機是最終必定會出現的問題。這緣於歐盟委員會放棄長期供氣合同、轉向現貨交易市場的政策。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説,這樣做沒有好處。這是一個市場,總會出現相當大的價格波動。”

  歐洲去年以來天然氣價格飛漲。歐洲主要天然氣交易市場荷蘭所有權轉讓中心去年春季的天然氣現貨交易平均價格在每千立方米250美元至300美元區間波動;而到去年12月,天然氣現貨交易平均價格創下每千立方米2190美元的最高紀錄。

  多名分析師認為,歐洲天然氣價格創新高與消費者需求增加、風力等可再生能源轉化效率低、歐盟內部天然氣產量不足等因素有關。然而,美國和歐洲一些政界人士多次指責俄羅斯故意不給歐洲輸送足量天然氣,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飛漲。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德國《商報》4日刊發的專訪中把歐洲天然氣價格飆漲歸咎於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不願增加供應。她同時強調長期依賴俄羅斯供應天然氣有風險,主張在德國建設液化天然氣的再氣化終端。

  馮德萊恩説:“沒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正在履行合約,但僅以最低程度履約……隨着需求增加、價格飛漲,其他天然氣供應商增加了供給,但俄氣沒有這樣做。因此,這家俄羅斯企業自身正在激起對其可靠性的疑慮。”

  針對上述説法,奇若夫説,只要歐洲國家提出需求,俄羅斯能夠增加供氣量。不過,由於歐洲尚有一定天然氣儲備,歐洲國家刻意暫不這樣做。“如果冬天更冷且(天然氣)儲備消耗更快,即使氣價處於高位,歐洲企業必將購買更多天然氣。但到目前為止,冬天不算太冷,(企業)沒有提出需求,(俄方)因此沒有(額外)供應。”

  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同美國等一些國家探討向歐洲國家供應液化天然氣的可能性。奇若夫在專訪中指出,就供氣量而言,美國無法滿足歐盟國家的需求。“迄今為止,歐盟無法完全替換我們(供應)的天然氣。”

  歐盟地區大約三分之一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去年10月的數據顯示,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佔進口總量的46.8%,遠高於從挪威進口所佔的20.5%和阿爾及利亞的11.6%。(完)(新華社專特稿)

  關鍵詞:弗拉基米爾·奇若夫(Vladimir Chizhov)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6 字。

轉載請註明: 【特稿】俄駐歐盟代表:歐洲氣價飛漲只能怪歐盟政策失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