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採價員看價格説門道 春節鯽魚為何會落價?

  CPI採價員包敏看價格説門道 春節鯽魚為什麼會落價?

  上午9時,包敏準時出現在方莊家樂福門口。

  包敏挎着一個單肩包,左手握着手機,右手拿着幾張A4紙打印的表格。已被翻得捲了邊的表格上,印着一系列商品的名字,還有手抄的價格。這一身行頭,這一個身影,每隔5天就會在這家超市出現一次。

CPI採價員看價格説門道 春節鯽魚為何會落價?

  數據合作: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 北京市統計局

  包敏是豐台區一名採價員,與其他採價員一樣,她一筆一畫記下的價格,將被匯成反映社會經濟運行的數據――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賬本故事

  採價▶

  價格要有代表性 不能只盯一個攤

  超市進門,乘扶梯下樓,一轉彎就是生鮮區――幹了七年採價員,包敏已是輕車熟路。

  她手中的表格裏,共有133個規格品,分佈在11個採價點,家樂福是其中之一。包敏需要在這裏採集的價格,超過60個品類。

CPI採價員看價格説門道 春節鯽魚為何會落價?

  所謂“規格品”,可以説是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組成元素,如1斤米,1斤牛肉。對規格品價格進行定期採集,再通過統計手段,便可計算出居民消費價格的漲跌。按照統計部門的相關規定,包敏需要在“逢五逢零”的日子裏,定時定點採集價格:“跟老百姓關係最緊密的肉蛋菜果這些,採價頻率也是最高,一個月就要採集6次。”

  9月30日這一天,包敏採集的第一份商品是帶魚。39.9元一斤的價格,相比之前並沒有變化。包敏打開手機中的採價客户端,直接進行錄入,點擊確認就算提交完成。

  “你看這牛肉的價格漲了。”再向前走,細心的包敏一眼看出了價簽上的變化。擺在冷藏櫃裏的恆順牛腩、牛腱子肉,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牛腩從49.8元一斤漲到了54元。

  “估計是快過節了所以漲價,這個幅度倒不算大。”記錄好價格,包敏拿起手機對着價籤拍了幾張照片。包敏表示,只要商品價格變化超過一定比例的,都需要拍照記錄,還要在軟件中註明原因。如果價格變動幅度超過一定標準,手機軟件還會自動報警,提醒採價員核對價格。

  超市商品的價格常常變動,想要快速判斷價格的變化,包敏全憑自己的記憶力和“爛筆頭”。遇到變化的價格,她除了在手機上記錄外,還會標註在手中的表格裏,以便下次採價時確認:“價格變化的原因很多,都要分門別類地寫上。”

  都是漲價,也有許多不同。例如土豆,這一天的價格是每斤0.98元,這個價格比上次記錄的0.78元貴了,但比上上次價格便宜,因此,包敏在軟件中標註為“促銷結束調價”,而非“促銷結束漲價”。

  “每個規格品都要細心記錄,與前面的幾次對照,才能保證數據準確。”包敏坦言,為保證價格的準確和代表性,數十種商品的價格要在定時內完成,規格品多時,“連歇腳的時間都沒有”。而價格記錄中,也有許多規定,例如到農貿市場採價時,因為相同商品經營的攤販比較多,為確保價格代表性,不能只盯一個攤採價,要多問一些攤位,選擇多數人的報價價格登記。

  門道▶

  鯽魚春節降價 體現人口流動

  採完生鮮價格,包敏又來到超市另一端的油品貨架。琳琅滿目的油品中,包敏很快找到了目標:一款價格391元的山茶油。

  “有的人對我們的工作有誤解,以為我們只記便宜的商品,這樣物價就會顯得低。”包敏表示,價格採集的規格品一般選擇居民消費量大、價格變動有一定代表性的商品,且按照一定的比例區分高中低檔,並非一味選擇低價商品來記錄。

  即便是降價的商品,包敏也需要確認降價的理由是否合理。

  “你看這個咖啡,比平時便宜了20多元,我都不用看,生產日期保證很早。”翻看貨架上一款咖啡的生產日期,包敏的猜測果然得到了印證,雖然沒有超過保質期,但咖啡的生產日期已是一年多以前:“這種臨近過期的降價不能採集。因為這幾件臨期商品一賣,價格立即上升。”

  “這些價格上的門道,都是我在七年的採價過程中悟出來的。”包敏笑言,從事採價工作後,才對商品價格有了新的認識,甚至對社會也有了更多的瞭解。

  包敏負責的規格品中,包含着集貿市場的三種魚類――草魚、鯉魚和鯽魚,每逢春節,鯽魚的價格就會走低,而其他魚類價格變化不大,這讓包敏百思不得其解:“我想不明白,只好問賣魚的。原來南方人愛用鯽魚煲湯,春節的時候,北京生活的南方人回家過年,鯽魚的需求少了,魚的價格就下來了。”價格還能反映出人口流動,讓包敏大開眼界。

  與此同時,七年的採價工作,也讓包敏成了物價變化的見證者。

  “穩中有升是主旋律,並不是所有商品都在漲價。”包敏坦言,CPI指數是彙集了各種消費品的綜合物價指數。因此,CPI指數往往與公眾感受有些差異。例如生鮮食品等價格上漲,但電器、日用工業品等商品價格則相對平穩:“電子產品不僅不漲價,還老是更新換代,就我採價的手機,都換了好幾部了。”

  家樂福一圈轉下來,時間已過10時。包敏的工作還沒有完成,9月30日是CPI數據上傳截止的日期,她還要趕赴下一個採價點,再將所有數據上傳:“採價的工作就是這樣,忙碌但有趣。”

  賬本評説

  價格調控

  精準施策

  物價平穩

  百姓受益

  鄔春仙(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新聞發言人):CPI既是反映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晴雨表、信號燈,也是反映民生的重要統計調查指標,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北京市CPI運行平穩,波動幅度明顯低於前些年,價格調控手段日益豐富、調控水平不斷提升,精準施策,及時出招,確保了物價穩定,百姓從中受益。

  在本市CPI調查統計的背後,有這樣一支總人數約有200多人的價格調查隊伍,他們經過嚴格的採價業務培訓,每月定時定點採集CPI基礎價格數據,全市採價總筆數有近8萬筆。豐台採價員包敏同志,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為及時準確地採集和上報數據,採價員們經常是冒酷暑、頂嚴寒,穿梭在各個價格調查網點,多少次在節假日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機會,正是這些樸實無華的採價員們,用勤勞的雙手鑄就了CPI統計的基石。

  本報記者 吳楠

  製圖 宋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6 字。

轉載請註明: CPI採價員看價格説門道 春節鯽魚為何會落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