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在現在的中國,下館子似乎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今天有好事,心情好,下館子吃點喝點慶祝;今天鬱悶了心情不好,也下館子吃點喝點解解悶,更有常見的,今天懶癌發作,不想回家做飯,那就下館子吧!

還有好友重逢、討論生意等等,下館子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總來不會煩惱沒有理由下館子,對於下館子的唯一的煩惱就是,已經想好了這頓不做了出去吃,可是去哪一家吃呢?

人們對下館子是如此熟悉,尤其是年輕人。可是年輕人們或許不知道,“下館子”這個今天稀鬆平常的事,在不同的年代,其實也有着不同的內涵。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下館子是一種偉大的創新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雖然是中國的古人説的,可是道理卻適用於全世界。讓自己的國民吃飽飯,一直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

但是如果不只説吃的飽,還要説吃的好,那麼在吃的藝術——美食這一方面,最最享譽全世界的國家恐怕只有兩個——一個是歐羅巴洲的法蘭西,另一個就是我國。

我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博大精深不僅僅只存在於古書、古董和古建築中,而且還留存和體現在中國人們的一言一行以及包括“吃”在內的日常生活裏。《舌尖上的中國》就很好地詮釋了“吃”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聯繫。

因為中國的地域遼闊,各自地方的人們都發展出了不同的富有當地特色的飲食文化,所以中國的菜式的種類繁多,廣東菜、山東菜、上海菜以及已經走向世界的四川菜等等。但在飯館誕生和普及以前的古代,如果有個廣東人想吃四川菜,十有八九他得親自去蜀地走一趟。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而人類就是這麼聰明,當存在痛點的時候,總有人想辦法解決它。“飯館”就因此應運而生了。不要小看飯館,用現在時髦的詞來描述,它是人類飲食歷史中最大最有影響的創新之一,影響了無數人的飲食習慣。

有錢的人家終於可以不再被家中單一的菜式困擾,普通人家也終於有機會到不同飯館品嚐不同地方的美食。總之“飯館”的誕生既是必然也是創新!至於為什麼不叫“上館子”而叫“下館子”,這個跟我國古代重文輕商的傳統很有關係。

商人在古時候的階層中屬於被瞧不上的那一層,開飯館這種顯而易見的商業行為自然也是被人們瞧不起的。

雖然人們饞蟲一上頭,身體很誠實的就會不自覺地邁進館子的門口,但嘴上不願意認輸,非得説“下”字,好顯得自己身份高,去了可是給人賞臉了。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而到了如今,商業的地位已經翻身做主了,整個社會都是商業社會,因此“上飯店”這個詞也就應運而生,開始頻繁的出現並且在很多場合都替代了“下館子”,但“下館子”的説法生命力還是很頑強,至今仍然留存在大家日常的口語中。

下館子曾經意想不到的貴

前面説過,“下館子”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內涵。不説遠的,就説五十年前的七十年代,跟現在也已經是天壤之別,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説起七十年代,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封閉、落後和窮困。吃喝玩樂的事,絕大多數人家能把前兩者料理明白了就不錯了。那這麼説來的話,還有人去飯館嗎?或者説開飯館怎麼能開得起來,沒有人吃不一下就倒閉了麼?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這個嘛,窮和富永遠是相對的,有窮就有富,只是形式上不一樣,不光是簡單的有錢而已。再者,那個時候飯店也沒有私營的,都是國營,大多數是從解放前的私營或者公私合營的飯店轉制而來。

一個個全是老字號,生意多好不確定,能確定的是裏面的大師傅的手藝一個個都絕頂的棒。既然是國營,倒閉是不可能的。總之,飯館不多,但是是有的,吃飯的人不多,但也是有的。

那個時候是怎麼下館子的呢?其實跟現在大體也差不多,一腳踏進去就行。只不過成本可能有點高。一桌飯菜吃下來,可能人均要五塊,一家人人得二三十塊。

好像很便宜是不是?好像現在一杯咖啡、一頓外賣也不止這個價錢!真這麼認為的年輕人可能需要多讀讀書多瞭解一下我國的歷史了。雖然都是人民幣,但七十年代的二三十塊大約就是一個普通工薪階層一個月的工資了。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換算成現在的物價水平,大約就是一個普通家庭出去吃了頓好幾千一桌的。我們不敢説一定沒有人家這麼幹,但肯定不多並極少。

所以可以想象一下七十年代能去吃的人家一般都非比尋常,常去的那肯定是不用自己掏錢的人。而普通人家一般只有逢年過節或者有大喜事的時候大家一起聚一聚湊一頓 ,才會有可能選擇跨進館子的大門。

而窮人家想去一次,那真的只能靠着親戚朋友們去飯館的時候請着一起去,靠着沾光才可能在飯館裏也痛快上一次。

總而言之,下館子在七十年代是特別有面子的一件事,誰家要去飯館吃飯了,鄰里鄰居一準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而在去飯館的路上,走路都會覺得虎虎生風,心情是倍兒爽。

曾經意想不到的不只是貴

七十年代下館子,首先錢得準備好,但是準備好錢還不夠,還得準備票,也就是糧票和肉票。糧票肉票是現在的人們已經不甚瞭解的東西,大概快被歸為收藏品,只有在博物館才能再見一面了。七十年代,那個時候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吃穿用度除了錢,還要有票,吃的就是糧票。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糧票是非常富有時代特色的產物之一,那個時候包括糧食在內的物產不豐富,為了更好地分配物資,糧票制度應運而生。糧票肉票布票等等按照家庭人口定時定量發放。家裏想買兩斤大米,那麼除了兩斤米的錢外,還得準備兩斤大米的糧票,否則再有錢也沒用。

去飯館吃飯也是如此,不要覺得飯店會自備糧票,所有的票都要顧客們自己拿。一桌菜需要多少糧票肉票,飯館會好好計算出來,然後報給顧客,在後廚大師傅做菜前,先和顧客把糧票肉票算清楚才行。

錢和票都準備妥當之後,接下來就是點菜了。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大棚菜,想吃什麼除了時令鮮蔬之外,可能只剩下容易儲藏的大白菜和土豆了。

顧客點菜的時候,得琢磨一下這菜能不能有。琢磨錯了或者問菜員問多了,還可能招致白眼,甚至訓斥!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對,你沒看錯,七十年代點菜點慢了,是可能受到點菜員的訓斥的。這是另一件令現在的人們大跌眼鏡的事情。飯店不是第三產業服務行業嗎?

上顧客可是上帝,敢跟顧客出言不遜的服務員,十個裏有十個都會被投訴九個被解僱。

這話放現在是沒錯。但是七十年代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前面説過,那時的飯館都是國營單位,職業不分高低貴賤。

只要是國營單位裏的,那就都是國企員工,在七十年代也就意味着鐵飯碗,意味着一流的社會地位,而且相比很多工廠的工人,飯店的工作要體面的多,不會沾機油不用開機牀。

所以,能進飯店工作當點菜員,可能背景都不簡單,怎麼可能那麼有耐心等你點菜,人是為國家企業服務的,可不是為你這個煩人不知好歹的顧客。當然,如果準備妥當,利索點把菜點了,也不會遇到什麼刁難,可以愉快地把大餐吃了。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七十年代離我們已經遠去半個世紀,現在回頭看起來有趣的很,很多事情顯得不可思議。再普通的一件事情,在那個時代都可能不是很普通。其實,這些似乎有趣的事情,背後折射的是時代的艱辛和無奈。

所幸,八十年代過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讓我們迎來了不一樣的時代。糧票消失了,點菜員服務態度更好了,人們下飯館也不再是一件體面的不得了的事情,但這份不再體面,恰恰意味着人們的生活變的更加體面了。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99 字。

轉載請註明: 70年代,下館子特別有面子,但有錢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館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