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美洲峯會日前黯然收場,美國的霸道表現受到拉美國家廣泛批評和抵制。專家認為,美國長期對拉美“口惠而實不至”,激起了拉美國家的不滿。
新華網特邀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郭存海、新華社駐拉美總分社記者王鍾毅,為您解讀!
新華網:此次美洲峯會上,美國不僅風光不再,還遭到多國領導人的抵制和批評。拉美民眾和媒體對此怎麼看?
新華社駐拉美總分社記者 王鍾毅:拉美不少媒體和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政府只專注於在峯會上實現自己的外交目標,完全不考慮地區國家的主要關切。美國在本屆峯會中的表現加深了美國與拉美國家之間的矛盾,美國在該地區領導力和公信力不斷下降。
墨西哥《千年報》的專欄認為,本屆美洲峯會名不副實,美國將“不聽話”的幾個國家排除出峯會之外,招致拉美地區國家大範圍的抗議和抵制,是政策上的巨大失敗。
墨西哥《紀事報》評論認為,墨西哥總統缺席峯會意味着拜登政府通過峯會恢復和強化美國在拉美地區影響力的意圖遭到打擊。
阿根廷《號角報》分析認為,拉美多國領導人反對或抗議美國將部分國家排除在峯會之外,顯示拜登政府在拉美地區的號召力下降。這種情況一方面給白宮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可能對11月即將舉行的美國中期選舉中民主黨的選情造成不利影響。
新華網:歷史上,美國的發家史也是拉美國家人民的抗爭史和血淚史。拉美民眾如何看待歷史上美國的壓迫和侵略?
新華社駐拉美總分社記者 王鍾毅:近期在社交媒體上,拉美網民對於歷史上美國對拉美國家的壓迫和侵略的討論和反思也越來越多。他們認為,美國對拉美多國曆史上多次動亂、政變、內戰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古巴和委內瑞拉採取的封鎖政策更是給這些國家人民帶來了痛苦。美國秉持“門羅主義”和霸道做派,一方面把拉美視為自己的“後院”,肆意掠奪資源和財富,一方面又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拉美國家,這樣的做派虛偽且霸道。美國不停強調的“民主”“自由”等價值觀,在美國的自身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這是赤裸裸的“雙標”。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認識的拉美人在談到一些當地由於美國政策而產生的困境和問題時,也常説“拉美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
新華網:拉美國家是如何抗爭美國霸權的?
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 郭存海:第9屆美洲峯會落幕了,正如預期一樣,本屆峯會無果而終,美國看到了域內小弟們對老大哥地位的質疑和不滿,拉美國家則看到了聯合和團結的力量。洛杉磯美洲峯會見證了美國在西半球領導力和影響力的下降。我認為這其中有三大因素:
其一,拉美抵抗美國霸權的傳統得到賡續。從1823年門羅主義開始,美國不僅試圖排除其他列強在西半球的影響力,也試圖成為西半球的仲裁者和警察。美國習慣將拉美稱為“我們的後院”,將加勒比海稱為“我們的湖”。美國人對拉美的土地掠奪、強權干預司空見慣。哪裏有霸權,哪裏就有反抗。面對一個擁有主導地位的霸權國家,拉美國家則採取了一系列抗拒霸權的戰略,包括利用國際法、團結聯合自強、加入國際組織、尋求外部盟友等等。就美洲國家組織而言,美國將其視為增進自己在拉美利益的一種工具,而拉美國家則將其視為抑制美國勢力的途徑。
其二,美國“口惠而實不至”讓拉美國家寒心。長期以來,美國對拉美國家實行“胡蘿蔔加大棒”政策,根本沒有考慮拉美國家最緊迫的發展關切。美國對拉美國家的選擇性忽視,事實上早就激起了拉美國家的不滿。
其三,拉美左翼力量重新崛起。拉美可以説是一個充滿更多意識形態和濃厚的左翼傳統的地區。大致從1999年到2015年,拉美左翼政權大多數具有三個典型特徵——反美主義、聯合自強,打擊本國保守勢力。左翼力量在拉美的集體崛起,及其反新自由主義、反霸權的立場,抑制了美國在拉美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讓美國不得不面對一個一體化趨勢日益增強的整體。
策劃:劉加文
監製:楊定都
統籌:畢秋蘭 劉小軍
腳本:薛筆犁
特約嘉賓:
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 郭存海
新華社拉美總分社記者 王鍾毅
視頻:王碩 王朝
視覺設計:楊霽昕
編輯:伍海燕 劉鍾靈
新華網海外傳播中心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