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正在變成人人都有攝像頭的時代。
一根自拍杆、一部手機、一個直播賬號,開啓直播喧譁的世界。一段幾秒鐘的畫面,即可收穫巨大的流量;而巨大的流量背後,意味着巨大的收益。圍繞直播江湖,這個世界正變得光怪陸離。
近日,河南鄭州一位擺攤30年的96歲老奶奶爆火,她的話因為樸實勵志受到網友追捧。老人走紅網絡後,各種直播播主立刻蜂擁而上,將老奶奶圍得水泄不通。
(96歲的“擺攤奶奶”。圖源互聯網)
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識?
也是在今年,山東農民程運付,因為15年來堅持賣3塊錢一碗的拉麪,以樸實、憨厚的形象走紅網絡,被網友稱為“拉麪哥”。
“拉麪哥”火了以後,如同“擺攤奶奶”一樣,被各種網絡直播播主環繞拍攝,最後連出攤也變得不可能,以致“拉麪哥”出面告饒:“希望自媒體(拍客)能離我的生活遠一些……”
再往前追溯,本就有一些名氣的“大衣哥”朱之文,家門口也成了網絡直播播主的“天堂”。甚至有人翻牆入室,直接“入侵”朱之文的家庭進行拍攝。
不管是“大衣哥”“拉麪哥”還是“擺攤奶奶”,身上都凝聚了樸實、憨厚等特質,在網絡上也是正能量的代表。但到後來圍繞在他們身邊的,怎麼變成了“羣魔亂舞”?
(“擺攤奶奶”火了之後,被直播自媒體圍堵。圖源互聯網)
曾經的娛樂至死,正在變成流量至上。而流量背後捆綁的則是巨大的經濟利益。
新華網曾經的一項調查顯示,54%的“95後”嚮往當網絡主播,想要當網紅。
於是,各種無腦秀下限、蹭熱點的奇葩行為開始粉墨登場——“擺攤奶奶”因為被人圍觀,直言“不高興,因為很累”;以“拉麪哥”為背景直播的,不少人在一旁着奇裝異服搔首弄姿;進入“大衣哥”家庭的,甚至涉嫌違法。
但網友們真的希望看到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網絡世界嗎?
(“拉麪哥”火了之後,被各種直播自媒體圍堵。圖源互聯網)
網友中不乏清醒理智的留言,抵制“羣魔亂舞”的人不在少數。
但一些畸形的直播就是在這樣的越黑越紅中熱度飆升,進而給那些試圖以此牟利的人帶來財源滾滾。
直播,一直伴着爭議前行。
從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到“吃播”“喝播”,再到畸形直播熱點人物,以互聯網之大,總是有沉渣在直播領域泛起。
對此,平台並非沒有鑑別能力,也不是沒有管理手段,但在巨大經濟利益的吸引下,直播播主和平台往往在某種程度上達成默契,深陷流量黑洞無法自拔。
技術發展到今天,對一些反智、反常識的直播,限流、封賬號都可以做到。平台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人人都有一部手機的時代,又趕上了短視頻的風口,直播為不少人提供了又一個娛樂的窗口。但對一些毫無營養價值,甚至困擾當事人的視頻,不應給它們展示甚至爆紅的渠道和舞台。
相關部門該出手要出手——“吃播”“喝播”該禁的禁,該封的封;未成年人打賞,也可以退回;對侵犯式蹭流量、蹭熱點的行為,也應有應對之招。
直播,這一互聯網的新風口,不能刮成一股歪風。直播的邊界在哪裏,該有個明確説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