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5mm,這是豐田漢蘭達在2013年的車身長度數據,也是從那一代車型開始,國內消費市場將豐田這台長得像越野卻執着於城市的SUV視為是同級市場的巨無霸,也被認為是挑戰了當時的市場標準。而現在,豐田又幹出了出格的事兒,就是把一台緊湊型SUV也拉長到4780mm,它跟第二代漢蘭達之間僅僅差了5mm,這台車就是頂配可以賣到30.38萬元廣汽豐田威颯。
我們首次聽到威颯這個名字恰好是在漢蘭達迭代的2013年,其當時在中國市場是一台進口端的高端商務SUV,擁有2.7L排量的它價格賣到了40萬元以上。而現在重新出現的威颯既不是一台商務SUV,也不是一台中國專屬車型,而是基於海外HARRIER打造引入的高端運動SUV,沒錯,就是那台懸掛着鷹頭車標的特殊豐田。
將車標懸掛在引擎蓋的延伸面板上,是當下豐田為量產車塑造運動感的家族設計之一,威颯也是這樣。尖鋭的LED大燈沿着引擎蓋留有一段條索狀氣孔,它們在視覺上與與車標連貫了起來,也是因此,所有的氣孔區間都被控制在了車頭的下半部分,伴隨縱置導流孔、前保險槓的前唇分層以及視覺重心的下降,威颯在區別於同級的同時,風格上也已經與其他豐田SUV有所不同。
4780/1855/1660mm的長寬高與2690mm的軸距的確是威颯的一大優勢,但這樣的尺寸並不只限於優化空間,它的視覺同樣也從中獲益。相信許多人看過威颯的側面之後都會產生一些熟悉感,但這樣的熟悉並不來自於豐田,而是源自雷克薩斯。威颯流暢的車頂與線條主要通過沖壓變化帶來實際沉降,從而產生更豐富的光影效果,也優化了車體表面的風阻,這些都被認為是“雷克薩斯化”的痕跡。
與此同時,威颯也終於引入了貫穿式尾燈,而且豐田沒有非要通過它們炫技的意思,細長條的燈帶並不誇張,更多帶出的不是個性而是一種高級感。同時,尾端也有不少運動元素,比如大掀背頂端的高位擾流板就有明顯地加長,而後保險槓之中不單單有烤漆飾板與雙色槓燈,還嵌入了一條與前保險槓前唇呼應的銀灰色金屬帶,它介於槓燈與排氣管之間,兼顧了優化下壓力與提升防護力的雙重任務。
跟許多德系、美系製造商想盡辦法用運動化或數字化的中控博出位不同,豐田一直都強調的是實用易用,所以在威颯我們見到的中控台仍是對稱式。而且可以看到的是,通過這種兩端支柱包圍的形式,威颯配備的12.3英寸中控觸控屏(高配)、中央空調出風口、空調控制枱、電子設備接口等等都被集中於此處,綜合控制調節會更為順手且方便。
在裝飾環節,威颯定位中的“高端”並不只是説説而已,它相比於過去的豐田明顯增添了更大範圍的軟包材料,中控、門板、扶手等等區域都有清晰的縫線出現,而且這些材料並不只是表明功夫,觸摸按壓也能明顯感受到內部填充的回饋,配合鍍鉻與烤漆飾板的融合,看着就不會像傳統A級SUV那樣低廉。
在配置環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安全成為了豐田的看家本領,除了TNGA架構平台上那些摸不着的高剛性車身架構體系外,我們會在每一台威颯車艙內都找到7個安全氣囊。主動安全方面,TSS智行安全套裝除了併線輔助外也都是標配,它們也使得威颯全系均可實現帶跟車的全速自適應巡航、倒車影像,而高配車則會有帶前後雷達的全景影像入列提升泊車安全。
在互聯環節,低配8.0英寸觸控屏沒有語音控制,但卻能實現CarLife/CarPlay/HiCar三種手機互聯,娛樂功能並不會缺席;而高配12.3英寸則會帶來完整的智能互聯繫統,它在支持實時導航、遠程車聯車控以及覆蓋空調/天窗的語音系統的同時,還實現了人臉識別技術,看得出這同樣是朝向了新勢力學習。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高端”的想象,威颯也將在不同配置車型中匹配感應式電動尾門、前排多層隔音玻璃、帶前排加熱/通風/電動調節的真皮混織座椅、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HUD抬頭顯示、9喇叭JBL音響系統以及帶空氣淨化的自動空調系統等。當然,真皮方向盤、車載氛圍燈、後排座椅靠背調節、後隱私玻璃、後杯架以及空調的獨立分區温度控制等標準化配置,其實已經説明了為何威颯把低配敢賣到21.28萬元。
機械硬件方面,威颯提供了2.0L燃油版與2.5L雙擎版可選,前者的2.0L+模擬10速CVT無級變速箱可提供126kW的最大功率和209N·m的峯值扭矩,並根據兩驅與四驅實現5.9-6.5L/100km的NEDC綜合油耗;而2.5L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則能提供160kW的系統綜合功率,而四驅版則為163kW,並能實現低至4.5-5.0L/100km的NEDC綜合油耗。
底盤之中,威颯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組合,調校上偏舒適但也保留了少許運動感,駕駛起來會留有一些樂趣。
寫在最後
廣汽豐田威颯不是那種真正賣到了多高端級別的SUV,但通過智能化、安全性以及運動化的內外強化,它的確做到了比A級SUV多出一個加號,接近4.8米的車身與個性十足的設計確實讓我們看到了一台不一樣的豐田,加上靠近新勢力的開發方式,吃慣了德國味道,拿威颯換換口味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