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説,孩子的成功大多數依靠自己的母親,當孩子遇到迷茫未知,對前方充滿疑惑時,媽媽就是將孩子帶到彼岸的那個人。因此,母親不應該作為孩子生活的旁觀者,而應當肩負起悉心指導孩子的這一重任。
但母親對於孩子的指導是需要有邊界的,紀伯倫曾指出:愛孩子,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可以庇護他們的身體,卻不能屏蔽他們的靈魂;可以讓他們去模仿,卻不能要求他們像父母一樣。
所以母親是弓,孩子是箭,生命引弓射箭,箭只有離開弓才會面向更好的未來。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孩子一生過得不好,那需要追溯到原生家庭,探尋母嬰之間的關係。
當然這並不是為了指責誰的過錯,只是為了尋找自我救贖的過程,瞭解自己,也更好地去養育下一代。因為原生家庭可能不會毀掉一個孩子,但一個母親卻可能會,特別是以下3種媽媽。
一、控制型母親—“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要掌控你的人生”
一個控制慾很強的媽媽到底有多可怕?看看演員朱雨辰的媽媽就知道了,為了全方位地“保護”兒子,媽媽從孩子的事業到婚姻,無一不進行干涉。
如今已經41歲的朱雨辰依舊沒有結婚,原因是母親將他和前女友拆散,並表示女性就要相夫教子,照顧好自己的丈夫,服務好自己的孩子。
試問在新時代女性的思想中,有哪個人能夠接受這樣的婆婆?又怎能接受一個“媽寶男”的丈夫,等着受氣嗎?
這樣的母親無疑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經歷,這份愛對孩子來説太過沉重,沉重到他已經沒有了自己的人生。
二、情緒化母親—“我忍不住發火,有一種無名火在向上躥”
在樊登老師的《讀懂孩子的心》這本書當中,提到過一個真實案例,樊登老師的一位女性朋友非常知性優雅,對於各個行業都有所涉獵,在別人眼中是一個無憂無慮的母親。
但有一天她在朋友圈求助,説被孩子的作業氣得心臟都不好了。她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忍不住發脾氣,最後的結果是孩子哭,丈夫氣憤,她自己也難過。
相信這是很多母親經歷過的一件事,她們每天和孩子上演着“相愛相殺”的故事,雖然很委屈,但絕不放棄錯誤的方法,最後無助的孩子變成了媽媽的“傀儡”。
於是孩子長大後重復着母親的行為和思想,繼續對待自己的下一代,榮格講,當你的潛意識無法進入到你的意識時,它就成為了你的命。也正因如此,這樣的媽媽會讓自己的經歷在孩子身上重演。
三、抱怨型母親—“我很無助,所以我需要不停抱怨”
李玫瑾老師在《幽微的人性》中講到,她曾遇到過很多自己覺得很無助的父母,這類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將這種無助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那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呢?李玫瑾老師説人性是養出來的,如果母親不去養育孩子的人性,那麼乖巧的孩子很可能變成暴躁、易怒的孩子,而且這種孩子多發生在12-18歲之間,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母親的抱怨讓孩子感受到了“憤怒”。
而且長期如此,孩子會變得很自卑,因為媽媽的不幸會傳遞給孩子,就像傅首爾曾經在《奇葩説》中所説的一樣,因為母親的不幸,所以從小到大,她從來沒有撒嬌過,因為她不希望母親難過。
但幸運的是,她用努力完成了自我救贖,在接納了自己的同時,也接納了自己的母親,最重要的是,她不會再像母親教育自己那樣,去教育自己的兒子了。
因此,在很多孩子心中,母親的重要性無可厚非,當然父親也是同樣重要,只有夫妻關係和諧,才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愛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