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為誰活着
很明顯這位朋友提出這個問題處於一種個人感情的糾葛之中,所以才會問為“誰”活着。因為一般在沒有外因的情況下,思考這個哲學問題,我們一般會提出的是:“人是為什麼活着”,而他將對象指定為“誰”,可見處於感情矛盾之中,畢竟人是產生感情困惑的主體。
有可能是愛人和家人的衝突,有可能是愛情、親情、友情的糾葛,有可能是責任和義務,禁錮了自己對自由的追求,都有可能。
這個問題,如果這麼思考,格局就小了。
説得刻薄點,無非就是把愛情、親情、友情放到利益權衡的天平上,誰重,你就為誰活着就是了。人不可能什麼都想要,不可能什麼都圓滿,在一方面滿足的情況下勢必要讓另一方面的情感受到減損。而孰輕孰重的判斷標準就在提出問題的人心中,也可能他早就做出了判斷,在這裏提出問題,無非就是想尋找最大、最多的相同觀點支持。
那在我這裏,是得不到答案的。
因為人為誰活着,是個相對的、互相選擇的命題。假如夫妻恩愛,感情至深,你願意為它捨棄生命,可不就是為了愛人而活着嗎?假如夫妻感情並不怎麼樣,甚至隱隱有些發綠,那你為他(她)活着豈不是一個蓋天罩地的二百五?如果父慈子孝,母親女愛,那麼,為家人活着不也是應當的嗎?父母是義務,孩子是責任,哪一頭都沒有輕輕鬆鬆放手的理由,為了家人活着,為了孩子活着,有什麼錯?
但是你如果把這些情感糾葛理清楚邏輯關係,你就會發現一點——人其實都是為自己活着的。
愛愛人,是為了被愛,愛父母,是因為責任,愛孩子,可能有些不同,但是你在撫養他成長的過程中也享受了他給你帶來的快樂——不管哪個人物,都是圍繞着你自身在發散,而這些關係的中心都是你自己。
不要不好意思承認,人這一輩子,都是為自己而活。
就算是炸碉堡的董存瑞,是為了天下人而活,但那也只是他心中的理想,他是為理想而活,也為理想犧牲了自己——英雄和常人的區別就在付出的代價多少,普通人是很難做到付出生命這一步的,雖然口裏説得漂亮“我願意為你去死”,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能做到的我們都可以稱之為英雄。
那麼,為自己而活是不是就是自私的呢?
當然不是。那些身先士卒、死而後已,為了自身理想而奮鬥的英雄都是無私的人。但是這並不是這個問題的內容,那是有關於理想和人生態度的問題。你的理想無私,你為自己的理想而行動,當然是無私的,你的理想只是個人享受,你為了自己的這種自私的願望,就算是冒着生命危險,我們也只能説你是“要錢不要命”的貪婪之輩。
所以説,為誰而活並沒有討論意義。
人,都是為自己而活的。但是每一個自己,可能無私,可能自私,這是不同的。
活着的基礎意義是什麼
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即人都是為自己而活的。那麼人活着的意義,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每一個人的理想,或者稱之為“人生目標”。
我們活着的意義就是尋找我們的人生目標,並且努力靠近,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不一定能達成,但是必須行走在路上。
出於個人的目標追求,換一種説法,就是人生的價值確認。
價值確認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自我價值確認,也就是認為自己有價值,有活下去的理由。或者説,這是一種心理優勢,其實就是“唯我論”的一種委婉説法。看到那些勵志歌曲的“我真的很不錯,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錯”的自我催眠,以及各種營銷活動中引導銷售人員的自我膨脹,增添信心,這都是屬於自我價值確認範疇。有心理強大者,有心理干預者,方法手段不一而足。
但是在普通生活中,類似於“文章寫得好裏面最漂亮的,漂亮的裏面文章寫得最好的”,這種自我調節寬慰,以自己長處攻擊他人短處的行為,其實就是一種自我價值確認。
相反的人生態度就是自卑,當然是不好的,負能量的。但是過度自我價值確認也是讓人厭惡的,為什麼呢?因為這會干擾到價值確認的第二點——他人價值確認。
這個另一層意義就是對別人的價值,我活着能幫助到別人,別人在某方面離不了我。包括夫妻之間的互相需要,家庭親情的不可或缺,都足以值得我們為家人活着。
你是不是有時候覺得自己的生死都無所謂,但是一定要為家人而活着?
這就是價值確認的兩個方面,自我確認和他人確認,互相制衡。因為人是個體,同時也是社會動物,需要獨立,更加需要認同。
要有自信,自我確認,要謙虛有禮,他人確認。老話説得好:“聖賢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驕不謅,何得如此也!”
確立並追求我們的人生價值,就是活着的基礎意義。
發現真正的人生目標
人活着,不能僅限於自身價值確認。人在成長到一定的年齡,基本上都會對自身和社會有一定的認識,如果不繼續思考的話,就可以在這種自以為透徹的情況下按部就班地走完一生。
這是一種幸福的,滿足於現狀的思想狀態,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是現實的,但是我們心裏都知道,人不僅僅是要活着,一個人是需要有高於生存這個初級水平的更高追求,這才是人類活着的更高境界——也是人類活着的真正意義。
那麼這個真正意義是什麼呢?
很多人答不出來。我也不一定能答出來,因為人一旦解決了生存問題,在精神上就會跟隨每個人不同的思考發散,人生目標就不再侷限在吃好喝好而千姿百態起來。
我的高一級人生目標,有可能和你的一樣,但是更加有可能不一樣。
因為涉及到認識論,必然涉及到知識和學習。所以人生高階價值的確認,是和後天學習、圈子、思維方式息息相關的。
有些朋友想成為小説家,有些朋友想成為旅行家,有些朋友想成為書法大家,有些朋友想成為國畫高手,而我想讓詩詞知識下沉普及,你看,和而不同,都是高出生存的人生目標,但是又完全不同。
有目標的人,前行有動力,但是和渾渾噩噩、按部就班、歲月靜好的人來説,也更加痛苦。這痛苦來源於目標追求的不可得和過程中的艱辛坎坷,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也有快樂,來源於一點一點向目標的靠近——這就是那誰説的“痛、並快樂着。”
並且,這還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的人生目標。但是,至少有目標。
上下求索,從來不晚
由於人對自身價值的確認具有唯心的偏差,對他人價值確認具有客觀偏差,這就會導致我們對人生目標的確定會有偏差,隨着時間的增長,我們會發現這個人生目標完全不是我自己的菜,那又該如何是好?對於前期的錯付,該如何面對?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幾句話是不是互相矛盾呢?明明“三十而立”了,為什麼到了“四十不惑”,又為什麼到了“五十而知天命”?這正是孔子的人生目標、自我認識隨着時間在不斷改變的緣故。
三十歲左右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結果到四十歲,發現全不對,終於不再疑惑,結果又學習追求十年,到了五十歲,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天命所歸。這就是一個不斷否定自己的過程,而正確的,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正是在不斷糾錯中得以建立。
人生,就不是不斷髮現自己的過程。
孔子周遊列國,選擇了教書,如今的稱謂還是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我們有多少人一生兜兜轉轉,最終才發現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意義?
臨到老來推翻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晚了嗎?
不晚,而且這是作為有思考能力的人活着的真正意義——朝聞道,夕死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