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分享的檢測案例基本都是客户買車的時候遇到的種種戰損和奇葩事故,今天給大家換個口味,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除了扯皮還有PK的成分。
先自我介紹一下,大家好,我是包子,逸車道的一名檢測師。這次依舊是受粉絲客户邀請幫他檢測一台美規的 瑪莎拉蒂總裁,這款車之前檢測的太多了,多餘的就不跟大家扯那麼多了,有興趣的可以翻翻我們往期的檢測日記,今天的吃瓜羣眾們都着急看包子後面怎麼打PK呢對吧?
根據公司客服的安排包子和客户一起來到了車行,進門跟銷售簡單溝通後得知這台車現在還有另一波客户在看,他們也帶了檢測的,(上圖就是包子看到車第一眼的樣子)。
接着銷售説道:你們兩批人一起看車還是等他們看完了再看?但是等他們看完了要是定了你們也不用看了,咱要不先交個定金?
嗯?説真的包子當時也不確定這是騙定金的演員還是真的買車客户,看他們找的檢測人員連工裝和工具箱都沒有,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啊?但是包子當時也不好直説出來。
接着客户跟包子説道:不管他們,咱看咱的,你去檢測吧。
説實話,包子知道這些情況的時候還是有些壓力的,打個比方,如果檢測完之後有部分內容和另一批客户的檢測人員檢測出的結果不一致,那麼跟賣家或者另一個檢測師傅一頓扯皮是跑不了了···但既然包子敢説出口那就一定有十足的證據放出來,雖説縱使別人千言萬語也無法改變事實真相。
看了一眼車旁的信息牌,車子跑了7W多公里,15年上牌四驅版本,車頭改了17款的前臉,售價59萬。這次我們只能隨機應變改變檢測流程了,因為另一批人在看車頭,那包子就從內飾開始檢測吧↓
拉開車門大致看一眼內飾,這個磨損還算正常。
檢測四個車門固定螺絲未見拆裝痕跡,安全帶生產日期符合原車零部件出廠,而且也沒有過拆裝。
檢查座椅固定螺絲未見拆裝痕跡,看座椅底部的時候發現···打火機?
確定外圍沒有問題後現在我們進入車內,方向盤磨損有點嚴重。
(注:圖片是通電之前拍的)順手將車子通電後儀表未提示異常故障碼,車子表顯7W多公里。
檢測內飾功能按鍵未見異常卡滯和失靈。
看完這些之後看到前部的那批人去看車子的後部了,那OBD就等會再回來檢測吧,咱們先看外觀↓
展廳的光線還不錯,包子大致看了一下,發現前後保險槓均存在拆裝痕跡。瞭解總裁這款車的朋友都知道14、15款的中網是倒梯形並且是外凸的,而17款中網是正梯形而且是凹進去的,因此前部既然是改裝了那肯定要換保險槓。
來到車子前部,這次不用自己開機蓋了。但是包子有點納悶,另一個檢測師啥啥也沒拆,看了半天只看覆蓋件不看發動機嗎?咱也不好説啥,給自己的客户服務到位,做好分內的本職工作就行了。
檢查機蓋、翼子板等覆蓋件的固定螺絲未見拆裝痕跡。
扣開保險盒,未見燻黑和拆修痕跡,周圍結構件未見事故撞擊修復的痕跡。
下面我們拆下發動機防塵罩開始檢查發動機本體。
拆下防塵罩和周圍飾板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前防撞鋼樑的固定螺絲存在拆裝痕跡,但是改個保險槓和中網沒事拆防撞梁幹啥?
包子反覆確認水箱框架等部位屬於原車零部件,而且防撞鋼樑有輕微頂到東西的痕跡,那麼結果就很簡單了,這台車前部有過一起輕微碰撞,撞廢了前槓和中網,防撞梁沒什麼大事,所以順手就改了新款的中網和前槓。
最後檢查發動機氣門室罩蓋存在拆修的痕跡,這個算不上問題,五六年的車了,密封墊老化維修是很正常的,油液這些建議及時更換一下就好。
看完了前部我們把視線拉到車子後部,這時另一個客户的檢測師還在檢查後部,他看了看包子的工服問:兄弟你們逸車道是專門做檢測的?
(此處省略十萬字)什麼鬼?聊了幾句才知道這人不是檢測機構的,是一個修理廠的修理工,也是來幫人看車況的。好吧,沒時間跟他瞎嘮,他就轉身去找他們那批人了,我們繼續檢測↓
掀開後備箱底板,檢查備胎存在落地使用的痕跡,隨車工具未見缺失。
拆下兩側的飾板,檢查後圍板部位未見事故撞擊修復的痕跡。
後部的情況就是這樣,目前我們還有漆面、OBD、路試和底盤沒有檢測,那就看看漆面情況吧。
就在包子剛檢查完右側漆面的時候客户走了過來説:兄弟,別看了,被截胡了,人家把車訂了...
這···怎麼説?客户接着問道:你這邊檢測的車況咋樣?
包子:前面有點小碰撞,換了保險槓和中網,發動機氣門室罩蓋之前修過,漆面還沒檢測完,現在只知道右側翼子板和前車門有後噴漆的痕跡。
客户:我剛在客休區聽那小兄弟(另一批人的檢測師)説也沒這些問題啊?人家都刷卡了,不過現在説什麼也沒意義了。
隨後在返回的路上包子把問題的照片給客户一一呈現了出來,事實擺在客户眼前當然表示認同,如果不拆飾板不帶漆膜儀能把車況檢測這麼清楚嗎?所以説術業有專攻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好了,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情況大家也看到了,跟客户離開車行之後客户説還是要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重新找車再預約檢測,簡單客套了幾句後包子也踏上了返程的飛機。文章的最後包子想問問屏幕前的你們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做呢?
想了解更多關於檢測的故事嗎?關注微信公眾號:逸車道。我是包子,不是村裏的土豹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