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麗平 見習記者 韓瀟
通訊員 程成
他參軍32年,2次延期服役,堅守5座大山,50歲的年齡依然達到軍事體育特2級水平;
他精通50餘種裝備的操作與維修,戰區級單位專門設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數十次參與重大施工任務,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
他15次擔任戰區(原軍區)教練員,帶出500多名業務骨幹,2次榮獲全軍優秀士官人才一等獎。
他就是戰略支援部隊某大隊一中隊四隊一級軍士長高玉華。
當之無愧的兵王
“總成績486分,恭喜高玉華軍事體育達到特二級標準!”
剛剛完成體能考核的高玉華,成績優異。新兵們慚愧地説,老班長比俺爹年齡還大,這體能成績比我們還優秀。
在連隊的訓練龍虎榜,高玉華常年霸佔榜首。時至今日,這個50歲的老兵每天還要堅持跑一個5公里。40歲時參加原廣州軍區比武,高玉華身背25公斤裝具,勇奪五公里重裝越野第一名。
高玉華常説:“體能是戰場的入場券,體能練不好,打仗是空談。”嚴格自律、不斷突破,是高玉華保持過硬體能素質的秘訣。
作為戰略支援部隊的老兵,高玉華不僅關心體能訓練,更關注機械裝備的性能和維修。他説:“一件件裝備就像一位位投身國防建設的老兵,無論放到哪兒,都有戰鬥力。”
大隊勤務保障連一輛封存啓用的挖掘機出了故障,維修費用昂貴。高玉華圍着挖掘機轉了幾圈,用大錘朝着剎車片的位置輕輕一敲,“啪”的一聲,挖掘機就能正常發動了。
應邀到兄弟連隊“巡診”大型機械,看見倉庫裏廢棄的柴油機,高玉華操起工具就將機器“開膛破肚”,逐個零件清洗上油,挨個部件運行調試。兩天之後廢棄柴油機運轉正常。
高玉華宿舍裏有一部軍內專線長途電話。這是一條“大型機械故障診斷熱線”,為分散在千里之外的戰友提供技術諮詢,人稱“老高熱線”。不論何時,高玉華接起電話就彷彿人在現場一樣,指導演兵場上的戰友排除各種機械故障。
矢志打贏的兵專家
“一定要把兵專家的作用發揮好,引領油機維修專業創新發展!”2012年,原廣州軍區特批設立了“高玉華工作室”。
工作室開設後,高玉華決心將這裏建設成單位的“創新孵化器”,無論幹部還是戰士、老兵還是新手,只要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只要有自己的“獨門絕活”,都可以在這裏操作實踐、一展身手。
新兵賴南升在一次柴油機訓練時,發現柴油濾清劑更換麻煩,每次清洗時濾清劑都有殘留。賴南升想到可以用大氣壓把底部濾清劑吸出來,清潔效果將會提升一個檔次。
他及時和高玉華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師徒倆在工作室反覆實驗數百次,攻克了這個清洗難題。
一次機械故障巡診,高玉華髮現幾個單位的柴油機高壓油泵減壓閥座損壞較多。刨根問底一查,原來戰友們缺少拆卸減壓閥座的專用工具,用螺絲刀硬撬,拆裝幾次,減壓閥座就磨損得無法使用。
“這可不行!真要打起仗來,不僅影響拆卸效率,而且高損耗率很容易造成零件短缺。”高玉華和戰友在工作室幹了半個月,琢磨出一個簡單、輕巧、實用的便攜式拆卸減壓閥座扳手,使用後拆卸時間從2分鐘縮短至10秒鐘,減壓閥座的平均壽命延長了2年。
俗話説人過三十不學藝,可高玉華不信這個邪,“再不學習,要被戰場淘汰了。”他主動報名函授自考,取得大專文憑,自學了C語言、編程和自動化等知識。
原廣州軍區舉行的單裝終端標準化大比武中,高玉華利用自學的電腦編程知識,在最難的課目——設備自動化操作上戰勝了最後的競爭對手——一位直招入伍的大學生士官,憑藉遠程操控維修的出色發揮,贏得了總冠軍。
去年疫情期間,高玉華休假歸隊後按照防疫規定需要隔離15天。他利用這寶貴的時間解鎖了一項新技能——新型配電櫃維修。
雖説是老維修技師,可高玉華還真沒鼓搗過這新型配電櫃,“這回有了時間,是啃下硬骨頭的好機會。”
作為供配電專業的常用裝備,配電櫃易學難精,接線方法就有數十種,稍有不慎還會影響整個供電系統。在15天時間裏,高玉華不僅啃下了這個“硬骨頭”,還把“硬骨頭”嚼出了滋味,所有的接線方法熟練掌握、拆裝櫃體獨立完成、學習筆記寫了厚厚一本。
育人成才的兵教頭
“我高玉華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培養人才是關鍵,培養冠軍比自己得冠軍更重要。”
近幾年,高玉華主動從台前走到幕後,從參賽員轉為教練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為部隊培育人才,讓年輕戰士有更多舞台和成長機會。
2006年,全軍舉行專業骨幹管理培訓班,來自全軍80多名學員中,不乏校官和尉官。高玉華理論和實操同時講授,快速提升了學員技能,如今,這批學員中有20多人成長為專家型技術尖子。
高玉華教學有三怪:沒有教案直接説,不卡時間隨便説,學生老師一起説。課堂上不講大道理,實物操作、畫圖講解,深入淺出精準高效,官兵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為了更加貼合單位實際,高玉華自己編寫維修作業指導用書,6本專業手冊內有插圖、有文字、有表格,被大家翻得捲了邊。高玉華不斷蒐集官兵對手冊的使用意見,編修手冊內容,加入案例教學,製作授課視頻,讓官兵更好地對照手冊解決維修難題。
“老高就像一個永遠發光發熱的太陽,走到哪都會温暖一羣人,帶出一批好兵。”高玉華到哪個連隊,哪個連隊就會成為先進連隊,這個神奇的現象,被單位的官兵稱之為“高玉華效應”。
五連是多年的後進連,高玉華到任後,帶領連隊練維修技能,練裝備操作,當年該連就在比武中奪得名次,全面建設大有起色,第二年被評為先進連隊。
近10年來,高玉華年年出任專業培訓教練,先後10餘次被聘為全軍各類專業培訓教頭,培養出技術尖子達500多人。
“只要組織不趕我走,我就一直幹下去。”一筆一劃簽名、重重按下手印,高玉華第二次向組織遞交延期服役申請書。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