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隨筆:“九一八”斷想

  新華社東京9月19日電隨筆:“九一八”斷想

  新華社記者冮冶

  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爆發90週年。9月18日,一箇中國人不能忘卻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中國大地汽笛長鳴,警示人們勿忘國恥,珍視和平。

  翻開18日當天的日本六大報(《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日經新聞》《每日新聞》《產經新聞》《東京新聞》),只有《朝日新聞》有一篇社論提及這一讓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這讓筆者感到,對九一八事變,中日兩國民眾的記憶存在巨大温差。在當下,日本幾乎無人關注,更有眾多年輕人不知9月18日為何日。

  《朝日新聞》這篇題為《多角度看歷史之重要性》的社論開篇發問:“9月18日為何日?你知道嗎?”

  社論簡要介紹了作為日軍發動侵華戰爭起點的九一八事變。文章説,從那以後,日本陷入了(對華)全面戰爭的泥潭。

  社論説,在中國,9月18日被稱為“國恥日”。“但是,在日本,這一天根本就沒有被意識到。”社論提到86歲高齡的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安川壽之輔每年對日本大學生進行的調查。調查説,很少有人能回答出這場戰爭是哪一年開始的。

  社論表示,比起被害一方的記憶,加害一方的歷史傳承很難。更何況,能講述那段加害歷史的人越來越少了。

  社論呼籲“多角度去看歷史”,意在提示人們不僅從本國、也要從他國視角看歷史,尊重史實。社論最後説:“9月18日是個什麼日子?希望不要忘記,要牢記在心。”

  關於被害與加害的記憶,在中國人眼裏就是被侵略與侵略的歷史記憶。九一八事變,是日軍侵華戰爭的發端,而在那個列強瓜分中國的年代,中國人有更多苦難深重的記憶。與日本侵華戰爭相關的還有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臭名昭著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

  在戰後的日本,對其加害他國的歷史意識淡漠。説起戰火,日本人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沖繩之戰”等。有多少人能切膚感受到曾飽受侵略戰爭之害,喪失家園、流離失所、生命遭塗炭的中國人對歷史的痛苦記憶?

  筆者25年前採訪過當年參加侵華戰爭的一些日本老兵,如今他們中的許多人都不在了。隨着時間的流逝,有正義感、能直視侵略史實、勇敢站出來講述加害歷史的老兵越來越少了。但是,他們是日本當年犯下戰爭罪行的見證者,他們的證言還在。

  歷史的傳承需要代代為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瞭解自己過去曾走過的錯誤道路,才能避免重蹈覆轍。今天的日本人不應無視加害歷史,只有瞭解至今仍深埋在中國人心中的戰爭受害記憶,才能增進相互理解,建立穩定的信賴關係。(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5 字。

轉載請註明: (國際)隨筆:“九一八”斷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