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一個獲獎動畫短片《傷痕俱樂部》,是最近看過的一部優秀教育影片。
裏面有一羣特殊的孩子,他們都曾經遭遇過暴力,滿身傷痕。然而不同的是,三個孩子的傷痕是紫紅色的,只有一個孩子的傷痕是藍色的。
藍色傷痕的孩子,想象着它們是藍色的星河,他身邊的朋友並不懂這種美,反而對他指指點點,稱這些藍色傷痕醜陋無比,讓他擋起來。
於是,小男孩向媽媽求助,換來的卻是冷冷的態度。媽媽一直在看電視,他試圖拉扯媽媽的衣服,大聲喊着,結果媽媽把電視音量調大,示意他別再説話,一把將他推開。
男孩被推倒在地,慢慢意識到自己的傷痕真的和其他人不同。紫紅色的傷痕是身體受傷出現的,而藍色傷痕,是“冷暴力”導致的。
那種冰冷透骨的感覺,並不是傷痕本身,而是大人的忽視。最終,傷痕變成了光點,逐漸將他吞沒。
家庭心理學家基爾斯汀·達文提出:冷暴力分為6種,對孩子不理不睬、侮辱、譏諷、威脅、過分溺愛、給孩子過分壓力等。
生活中,你是否也對孩子實施了這樣的“冷暴力”呢?事實上,打罵、吼孩子,都不如這種方式的傷害大,其傷痕在心上,無法填補。
01冷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影片《無問西東》中,那個遭遇丈夫冷暴力的劉淑芬,雖然在婚姻中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執意不離婚,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丈夫許伯常對她視而不見,就像家裏完全沒有她這個人,沒有熱情與激情,最終劉淑芬選擇了跳井。
一個成年人尚且接受不了冷暴力,何況是孩子,是需要外界評價來完善自我的孩子。如果連父母都忽視他的存在,他哪還有自我可言呢?
家長沒有感情投入的教養,最終孩子會情感匱乏、心理扭曲,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
02常見的冷暴力行為:
1、不願花時間陪孩子,即便陪着也心不在焉
家長總是以“工作忙”、“為了孩子好”為藉口拒絕陪伴,覺得待在孩子身邊就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多談幾個客户。
即便陪着孩子也是手機信息不斷,接上電話就放下孩子,工作那邊一催促就開始不耐煩。陪着孩子去補習班,孩子一進班級,家長就開始在外面打遊戲。
2、完全不管孩子
家長完全放任孩子,對其學習、生活一概不知,指望孩子到什麼年紀就會什麼本領,無需大人引導。
3、對孩子的提問冷談回應
不管孩子提出什麼想法,家長都是:你看着辦吧、你覺得可以就做吧。
這樣看似支持的語言,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不負責,孩子確實需要獨立,可以他的能力不可能不需要幫助,解決問題是要一步步來的。
4、孩子犯錯,家長過度批評、全盤否定
誇大孩子的錯誤,放大孩子的缺點,讓孩子更緊張,或者犯錯後忽略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沒辦法真實地表達自己,也是一種冷暴力。
5、對孩子冷嘲熱諷
有的家長總是自以為是,喜歡用反諷的方式和孩子溝通。
比如:“你可別學習了,就你這腦子,學習也沒用!”或者“這也就是我是你媽,要換了別人的家庭,你肯定挨收拾。”
這樣的話就像是刀子,直接戳進孩子的心臟,傷害極深。
6、威脅恐嚇
有的家長會説:“你這次沒考好,假期就別玩了”,或者“這都做不好,回家看你爸收拾你不?”
這些話是鎮壓式的溝通,常年在恐懼下生活的孩子,久而久之會規避錯誤,心口不一。
03家長怎樣避免冷暴力?
1、關注孩子的情緒,不要指責説教,以解決問題為目的
小時候的比爾蓋茨性格十分內向,也不願意和夥伴一起玩,總把自己鎖在房間裏,母親為此擔憂,還有幾次爭吵。
但她很快意識到衝突無用,也就沒有繼續和兒子爭執,而是動員全家進行專業的心理諮詢,慢慢找出問題根源,解決問題。
當然,也是母親的理解和包容,讓他功成名就。
2、積極回應,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也許家長真的很忙,但在孩子需要幫助時,請停下手中的事,做出積極的響應。
你等一下媽媽,握着我的手,一會我們一起解決。
回應時用手握着孩子的手,看着眼睛説話,並做出正面的回答, 即便現在沒時間也沒關係。
即便孩子犯錯了,也要及時給出有意義的引導,嘗試説:媽媽不喜歡你這樣的行為,但我愛你,你要勇敢做自己,做得不好可以找我,一起來解決。
拒絕冷暴力,從自身做起,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