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病毒及其重組變異毒株仍在全球肆虐。世界衞生組織近日強調,新冠疫情大流行仍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併為此多次敦促各國政府,在防疫措施方面仍要保持足夠警惕和充分準備。然而,一些國家和地區卻取消防疫措施,採取“與病毒共存”模式。
圖為2022年3月24日,在德國首都柏林,一名新冠病毒檢測站的工作人員為一名男子檢測。新華社發
目前,這種模式的後遺症已經陸續顯現,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病例數激增、死亡人數攀升、醫療系統面臨巨大壓力。為此,全球多位公共衞生專家呼籲,“應重建公共衞生措施,而不是讓公眾自己承擔風險”。
病例數激增死亡數高企
世界衞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累計已超過5億、死亡病例數逾622萬。連日來,世界衞生組織和多國公共衞生專家反覆強調,新冠疫情大流行遠未結束,預計新冠病毒仍將繼續演變,人們將看到更多的變異毒株出現,疫情防控的不確定性依然很高,過早放鬆社交限制措施存在很大風險。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各國隨時做好準備,加強公共衞生應對措施,遏制病毒傳播。
然而,一些國家和地區由於找不到防疫理想策略,加之存在抗疫疲勞心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並抱有“奧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弱”的僥倖心理,陸續取消了口罩令、隔離感染者、追蹤密接者等管控措施,除加強疫苗接種外基本不採取防控舉措。
事實很快證明,“躺平”非但不是防疫的可選項,而且是大謬之舉。“躺平”之後,隨即出現的便是病例數激增、死亡病例數高企。
以美國為例,由於取消口罩令、關閉新冠監測點,4月美國多州新冠確診病例數攀升。《今日美國》對美國衞生與公共服務部數據的分析表明,有32個州最近一週收治的新冠確診病例數多於前一週,15個州的醫院重症室已收治更多的確診病例。此外,美國是新增死亡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之一,每日新增死亡病例在500例左右。
美國傳染病首席專家福奇近日預測,未來幾周美國的確診病例或會顯著增加,秋季可能再次激增。對於原因,福奇坦言,這可能和多地放鬆室內限制措施及解除口罩令等因素有關。
事實一再證明,有效的防控措施、及時的核酸檢測和公平的疫苗接種仍是目前全球科學防疫應當採取的舉措。
“躺平”留下諸多後果
無論從全球民眾健康面臨的安全風險、病毒持續變異帶來的未來挑戰、醫療系統面臨的巨大壓力,還是從多國經濟社會生活遭受的嚴重衝擊來看,“躺平”模式都給全球抗疫進程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在可預見的未來,“躺平”抗疫留下的多重“後遺症”還將陸續顯現。
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近日對該組織監測疫情趨勢能力的減弱表達了擔憂之情。他説:“一些國家出現了嚴重的病例激增情況,這給醫療系統帶來壓力。由於新冠病毒檢測數量顯著減少,我們監測疫情趨勢的能力受到影響。”
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國家“躺平”帶來的疫情形勢起伏,還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極大的抗疫壓力。
即便是選擇“躺平”的國家,也不得不面對諸多“後遺症”帶來的巨大壓力。
以2月末宣佈實施“與新冠共存”計劃的英國為例,其醫療系統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新冠高感染水平及醫護人員高病假率,令英國醫療體系處於艱難運轉的狀態。不僅是醫院,就連學校和企業都很難維持正常運轉,“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生病”。
更糟糕的是,越來越多的英國民眾因感染新冠而遭受長期症狀的影響。有研究顯示,五分之一新冠住院患者在5個月後仍不能工作,由於長期健康狀況不佳而沒有工作或在尋找工作的人增加了20萬。
韓國放寬防控政策與措施後,多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超過10萬例,確診感染學生數量成倍增加,除學生和兒童外,“躺平”政策對老人、有基礎疾病者和免疫受損人羣等羣體造成了極大風險。目前,韓國醫療系統承壓嚴重,各行各業都難免被疫情波及。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一些選擇“躺平”的西方國家對疫情造成的多重“後遺症”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但面對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的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BA.2,一些“躺平”的國家正經歷抗疫政策反覆的“拉鋸戰”。
埋下更多公共衞生隱患
當前,新冠病毒仍在快速傳播。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躺平”之舉將給全球民眾帶來更多公共衞生隱患。
作為一個與全球流行病防範密切相關的國際聯盟,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哈切特就持有類似觀點。他指出:“只要病毒傳播率很高且存在未受保護的羣體,就會創造一個有可能出現病毒變異的環境。病毒會不斷進化,不可預知的病毒可能在任何時間造成大流行。”
譚德塞近日也反覆強調説:“因新冠疫苗接種率高等因素就認為疫情已經結束的想法是非常危險的。”他指出,一些國家和地區放鬆了公共衞生和社交限制措施,造成病毒繼續傳播,並帶來新病毒變種出現的風險。
連日來,英國利茲大學醫學院病毒學專家斯蒂芬·格里芬等全球多位公共衞生專家同樣警告説,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疫情形勢存在不確定性,過早放鬆社交限制措施存在很大風險。
格里芬還批評英國政府取消防控措施並推出“與新冠共存”計劃無異於無視新冠病毒的持續快速傳播。他敦促選擇“躺平”的國家“應重建公共衞生措施,而不是讓公眾自己承擔風險”。
正如世界衞生組織新冠肺炎大流行突發事件委員會所言,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住院人數、重症監護人數及死亡人數增加,並影響到醫療系統的處置能力,各國應繼續採取基於證據和風險的公共衞生和社交限制措施,如戴口罩、居家隔離、勤洗手和改善室內通風等,並隨時準備根據病毒和人口免疫力的變化,迅速強化相關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