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中俄戰略協作:重點領域與潛力”國際會議舉行

“新時期中俄戰略協作:重點領域與潛力”國際會議舉行

“新時期中俄戰略協作:重點領域與潛力”國際會議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2021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週年。為探索中俄兩國未來在各領域合作和發展的新可能性,“新時期中俄戰略協作:重點領域與潛力”國際會議於12月10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俄關系高等研究院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承辦。會議主題聚焦兩個方面:一是從當前複雜的國際局勢大背景下分析中俄兩國戰略協作;二是從中俄兩國戰略協作的具體領域展開討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院長王偉光指出,中俄在各自實現強國目標的征程上,存在着根本利益一致和戰略共識,存在着長期和平共處的強烈願望。在《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週年之際召開此次重要學術會議表明中俄將長期進行戰略協作。這對中俄共同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概括了中俄共同推動完善全球治理的成就與挑戰,並指出,由於中俄兩個大國的地區利益有一定差異,參與的多邊機制及出台的多邊合作計劃經常有“交叉”,為避免出現競爭或者“對沖”,雙方積極尋求重大倡議和發展戰略的對接合作。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中需要形成良好的互動以及更多務實的舉措。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研究所所長李自國分析了去碳化進程中俄能源合作的機遇與挑戰,指出未來中俄兩國應加強低碳技術合作,例如:相互引進和推廣低碳與無碳技術,捕集、使用和處理温室氣體的技術;對低碳產品調整税收;發展綠色融資;保護和增加森林及其他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羅曼諾夫指出,中俄兩國不是盟友卻勝似盟友。中俄兩國不僅要維持政治互信的高水平,而且應加強經濟領域以及知識精英領域的互信,不應低估知識精英在新時代所能起到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龐大鵬認為,中俄政黨合作體現了新時代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價值,實現了新型黨際關係先行先試的戰略實踐價值,彰顯了助力國家總體外交的戰略配合價值。未來,中俄政黨合作必將不斷彰顯其獨特的戰略價值和作用,推進中俄關系向更高水平發展。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60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時期中俄戰略協作:重點領域與潛力”國際會議舉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