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第一閣”--觀音閣。 通訊員熊松 攝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王瑋琦)“水漫時,劈波斬浪,中流砥柱;退水時,橫空出世,威鎮江心。”8月15日上午,“沿着長江讀懂中國--湖北千里長江行”武漢都市圈探訪團來到位於鄂州市區小東門外的觀音閣前,鄂州市博物館文博文管所講解員胡雪琴介紹石勢嵯峨,蜿蜒起伏,如龍蟠雄踞的觀音閣。
“閣堅強”700多年屹立不倒
“觀音閣,又名‘龍蟠磯寺’,後人稱‘小蓬萊’,現網名叫‘閣堅強’,為古武昌(今鄂州)八景之一的龍蟠曉渡所在地。最早建於宋代的寺廟,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鐵山任最高行政長官時建造形成規模。明嘉靖六年(1527年)毀後知縣許穡卿重修,增建有觀瀾亭、純陽樓等。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學士湖廣總督官文帶頭,隨行新任御史王家璧(清代武昌人,今湖北鄂州人)籌資維修,並題書“龍蟠曉渡”,刻碑石嵌入寺門楣上。文革期間遭人為破壞,鄂州建市以後又幾度重修。觀音閣既是文物古蹟,又是宗教聖地,距今有700多年曆史。”鄂州市博物館文博館員餘夏紅告訴探訪團成員們,由於觀音閣地理位置特殊,環境獨特,現暫不向公眾開放。
東流江漢水,西望武昌山。探訪團成員們走至江邊,只見觀音閣立於黃岡和鄂州江道中間,樓閣錯落有致,重檐飛盈,來往船隻平穩過江,觀音閣好似一座“燈塔”立於滾滾長江之上,在江面既突兀又壯觀。
探訪團成員們遠眺觀音閣。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為什麼觀音閣700多年屹立不倒?”探訪團成員、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大一學生鍾穎問道。
餘夏紅介紹説,因為龍蟠磯和閣體融為一體,地基牢固;閣內最低處(祖師殿過道下)設排水口,退潮時能迅速地將洪水外排;閣前修砌弧形擋水牆,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泄流,保護建築主體免遭洪水衝擊;觀音閣歷盡滄桑,自古至今屢毀屢修。1949 年後,國家和地方政府多次撥款維修。
近幾年,鄂州市博物館加大觀音閣古建築的保護力度,在每年做好建築本體保養維護的同時,逐步完善文物保護設施設備的配置,使古閣延年益壽,保存至今。
鄂州市博物館館員餘夏紅介紹觀音閣歷史。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觀音閣至今仍能提醒夜間行船注意安全
“江心古石磐樓閣,矗立在江中的觀音閣是一處特別的航行標誌物。長江是黃金水道,具有很大的航運價值,古代建造的觀音閣直至今日,都能提醒夜間行船注意安全,免撞礁石。”鄂州市博物館講解員胡雪琴告訴探訪團成員,觀音閣除航行標誌外,也是重要的水文標誌,閣上有着歷年水位的痕跡,是鄂州市民觀測長江水位的重要標誌性建築。
“來到觀音閣後,發現這裏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藴和豐富的物理知識,回去後能對我的學業起到很大幫助。”探訪團成員、武漢市外國語學校高一(3)班學生張凱伊發出感慨,這是她首次來到觀音閣。
陳樹祥教授正在給探訪團成員們介紹觀音閣的歷史文化。 通訊員熊松 攝
“通過看觀音閣,就看到了長江文化的包容和融合。”探訪團專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湖北理工學院長江中游礦冶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陳樹祥評價,“觀音閣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是長江中唯一儒佛道合一的宗教樓閣,三教合一,在我看來,當時的人們建造觀音閣,是想保長江安瀾,造福於民。”
【編輯:宗夏】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