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艱難的選擇題背後,潛藏着的是另外一個社會問題,我國長期卧病在牀的老年人數量在增多。不管是居家養老,還是住在養老院,這都已經成為了常見現象。
都説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更多人在這種情況下,面臨的是親情和工作的兩難選擇。稍有不慎,就會被戴上“不孝”的帽子。第一代獨生子女家庭,已經普遍面臨了這樣的問題。
類似的情況,在歐美國家並不多見。日本的一對醫生夫婦,在走訪了歐美的主要國家以後,發現在歐美幾乎沒有卧病在牀的老人。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截然相反的差距?
我國的慢性病人數高,根據報告顯示,我國從1991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間,慢性病而離世的人羣一直在成比例上升,城市高達85.3%,農村高達79.5%。慢性病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而在發展之中卻會造成多種器官的損害,甚至使人逐漸喪失行動能力,直接使得我國卧病在牀的老年人人羣數量增多。
歐美國家的慢性病幾率就少了許多,從1963年到1980年,其心腦血管相關的慢性疾患,已經下降了接近50%。沒有了這些慢性疾患的糾纏,是歐美國家很少有卧病在牀老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個因素是生活觀念,歐美人在崇尚自由,在知道剩下的日子不多後,他們會選擇旅行。一是不給子女增加負擔,二是為了讓自己餘生的人生更為精彩,也就減少了卧病在牀的人數。而中國人自古就有“落葉歸根”的説法。如果有選擇,大部分人在老年後都會選擇回到家鄉,了結餘生。卧病在牀的老人人數差距,也就逐漸形成了。
對待疾病的態度不一樣,歐美人在得知有病以後,更為積極一點。即便是大病纏身,也不願讓自己渾身插滿管子,更不願走到要人在身邊餵食的地步。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生活毫無自由可言,是違背自然發展規律的,更是一種對自己人格的侵犯。
在我國則不一樣,老人的選擇權不在自己手裏,而是在子女手裏。更多的老人在發現得了病後,後續的人生如何選擇是子女説了算。身背“孝”的重任,無須過多考慮,都會選擇繼續救治,直到實在無法挽回。
本意也許是好的,但也要照顧老人內心的想法。不是每個老年人都願意在牀上度過餘生,或者是渾身插滿了管子,接受各種手術的折磨。也許這個時候的老人,更想要接觸到陽光,更想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態。在生命走到盡頭時,是選擇在陽光下離去,還是躺在病牀上在痛苦中走到終點,每個人都有進行選擇的權利,在社會走到今天,“孝”的含義不應僅僅是給老人端茶送水,照顧卧病在牀的父母,更應該是尊重老人的每一個選擇,讓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餘生該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