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納土納羣島到底有多麼重要這裏曾經是中國疆域最南方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綜合

觀古今看世界
對於納土納羣島,很多中國人可能還不清楚。納土納羣島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東部,共有272個島嶼,總面積為2110平方公里,其中納土納島是南海中第二大島嶼,是新加坡的三倍(第一大是海南島)。南海中的西沙羣島、東沙羣島和南沙羣島的規模都無法和納土納羣島媲美。
最關鍵的是納土納的地理位置。納土納羣島處於南海通往馬六甲海峽的必經之地,它和馬六甲西邊的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從東西兩個方向將馬六甲海峽死死看住。目前,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屬於印度,英國殖民結束後送給印度的。
而納土納羣島,目前被印度尼西亞實際上控制,但是其主權歸屬還未被周邊的馬來西亞、越南承認。那麼該羣島和中國歷史有關係嗎?別説,還真有。
首先,最早記載納土納島嶼的是中國文獻。早在漢朝,中國就將這一片海域稱為“漲海”,將“納土納羣島”命名為“漲海崎頭”,而“納土納島”為“極大崎頭”。東漢楊孚《異物志》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
其次,中國最早管轄納土納羣島。由於中國漁民經常活到在這一片海域,因此對於古代的印度洋商人來説,只要到達了納土納羣島,就意味着進入中國的海域了。因此,納土納羣島在古代被認為是中國最南的土地。明朝鄭和下西洋期間,曾經在納土納羣島建設大量的營房,作為船隊的補給、修繕之地,並有人員看守。《鄭和航海圖》將之記載為“萬生石塘嶼”。
第三,中國人最早在此居住。明宣宗曾賜字“萬生嶼,安不納”,意思就是居住在此的居民幫助國家守護國土,不用納税。明朝的曾沅芳等船員曾經長期在納土納羣島居住,他們的家眷也在此。他們也把納土納島叫做“安不納島”。曾沅芳的妻子也一直在這裏居住,人們將她稱為“曾母”。長期以往,人們就將這片羣島叫做曾母羣島。今天中國最南部的曾母暗沙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那麼,納土納羣島為什麼被納入中國的版圖呢?在清朝初期,中國潮州人張傑緒曾經在納土納羣島稱王,建立了一個小王國。在明朝後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就開始在南洋羣島搞殖民活動,他們很快就吞併了東印度羣島,其中就包括納土納羣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尼西亞取得獨立,荷蘭也將納土納羣島給予了印度尼西亞,就如同英國將安達曼—尼科巴羣島送給印度一樣。雖然經歷了長期的殖民統治,但是島嶼上的居民還是華人為主。二戰後,他們曾經希望迴歸中國。但是隨着印度尼西亞的移民越來越多,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2015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説,印尼對中國的南沙羣島沒有提出領土要求,納土納羣島主權屬於印尼,中方也沒有表示異議。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