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來襲 今冬會強降温嗎

當時光回溯至3個月前那個北半球的夏天,原本平靜的海面上,忽然持續吹來陣陣東南風,海面下冰冷的海水因風力緣故一股股向上翻湧,海面變得冷了起來。此時,海上的熱空氣遇到降温的海水,頓時“風起雲湧”,一場更大範圍的氣温變化正在悄然醖釀之中……今年8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正經歷拉尼娜狀態。

11月4日,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佈消息,根據最新預測會商結果,預計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國家標準,事件的強度等級預計為弱到中等強度。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尺度降温,並伴有熱帶大氣環流(即風、氣壓和降雨量)的變化。它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通常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

拉尼娜現象對浙江等我國沿海地區可能會有怎樣的影響?今年冬天,浙江會強降温嗎?記者採訪了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雷媛和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衞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實驗室副主任連濤副研究員兩位專家,一起揭開拉尼娜的“神秘”面紗。

今年冬天會不會特別冷

“從統計意義上來説,今年冬天氣温確實很有可能會比往年低一些,出現冰凍、雨雪天氣的概率也更高。”採訪一開始,專家們給了記者這樣一個回答。

近3個月以來,科學家通過觀測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表温度發現,海温已連續出現低於同期0.5℃。雷媛告訴記者,國際主流標準以尼諾3.4區或者尼諾3區海表温度距平指數作為基本監測指標,如美國以尼諾3.4指數3個月滑動平均絕對值超過0.5℃、至少連續5個月即認定為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發生。“我國的大氣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以及部分高校也在開展相關觀測,觀測數據與國際上的結果基本一致。”雷媛説。

“因為水的熱容量大,其温度變化緩慢,因此像這樣持續性的變化,其實已體現出海洋温度變化的明顯趨勢,今年冬天較難出現温度逆轉的情況。”連濤説。

在高中地理課上,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絕對是不陌生的名詞。拉尼娜和厄爾尼諾一樣,都是涉及太平洋地區海洋表面温度波動,以及各層大氣環流變化的現象。這兩個因素對天氣和氣候因素有重大影響,並往往與暴雨、洪澇和乾旱相關。厄爾尼諾現象使全球氣温升高,而拉尼娜現象則相反,其一般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兩者統稱為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現象。

總體説來,拉尼娜的性情並不温和,它將可能給全球許多地區帶來災害,但其強度和影響程度不如厄爾尼諾。

對於今年的拉尼娜現象,科學家預測,非洲之角、非洲南部和北美中部的降雨模式將受到不利影響,降雨量將低於正常水平。相反,南亞、東南亞和澳大利亞部分地區的降雨量會多於平時。

專家告訴記者,整體來看,拉尼娜狀態的主要影響區域在熱帶,對中國的影響是間接的。“拉尼娜狀態對浙江、廣東等我國沿海地區的影響,除氣温下降外,最明顯的應當是登陸的颱風數將有所增加。”雷媛説,拉尼娜狀態下,冬天控制我國南方地區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將略往東“挪動”,這就給了颱風“可乘之機”。“從今年觀測結果來看,5、6月在南海-西太平洋生成的颱風只有2個,7月為0,而從8月至今,生成的颱風數明顯增加,目前已達18個。”雷媛説。

但“冷冬”的預測,專家們仍然無法百分百打包票。因為除了ENSO之外,季風、副高位置和強度等因素均會對我國冬季氣候有重要影響。“浙江處於東亞季風區,氣候的影響因素非常多元,當年副熱帶高壓和南下的北方冷空氣強弱,都是影響我省冬季氣温的重要因素。”雷媛説,如今全球氣候變暖仍是整體趨勢,冬天出現“極端冷”的概率較小,但面對可能到來的強降温和階段性嚴寒,工業、農業生產以及個人還是應及時做好保暖預防措施。

拉尼娜事件

可以扭轉全球變暖趨勢嗎

發生在熱帶太平洋地區的ENSO現象是熱帶海洋和大氣中的異常現象,是迄今為止人類所觀測到的全球大氣和海洋相互耦合的最強信號之一,也是年際氣候變化中的最強信號。

“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着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在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大概率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連濤説,但拉尼娜之後並不一定會緊接着出現厄爾尼諾,這一過程的平均“空窗期”一般在2年至7年之間。

在雷媛看來,1998年7月形成的拉尼娜事件就非常典型。“當年4月厄爾尼諾一結束,很快拉尼娜就形成了,並且一直持續到了2000年6月,時長足有24個月左右。”雷媛説。

翻開數十年的氣候歷史,我們會發現,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均發生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令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發生的拉尼娜現象則較弱。

那麼,作為一種冷事件,當下全球變暖趨勢是否會減少拉尼娜事件的形成頻率呢?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暖事件明顯較多,因此過去有一段時期,學界確實有過這樣的觀點。但令人意外的是,2010年之後,冷事件又開始增多。因此,對於全球變暖是否會減少像拉尼娜這樣的冷事件發生的頻率,目前尚無明確定義。”雷媛説。

此外,記者發現,不少網友還將“腦洞”開向“以拉尼娜扭轉全球變暖趨勢”的設想上去。在專家看來,全球變暖早已長達百年,屬世紀尺度的問題;而拉尼娜事件最長不過數年時間,尚且屬於年際尺度的變化範疇,“想以短期之變‘翻盤’長期之變,邏輯上便很難成立。”連濤説。

世界氣象組織在一份通報中指出:“儘管拉尼娜現象總體上對全球氣温有降温作用的趨勢,但高於平均水平的氣温預計將佔主導地位。”科學家解釋説,即使拉尼娜現象確實發生了,它的降温信號也不足以抵消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影響。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收集和以主要國家氣象機構報告為基礎的數據,2020年仍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之一,並伴有極端高温、森林火災和海洋熱浪現象。

ENSO現象

還藏有多少秘密留待探索

俗語常説,天有不測風雲。可見,要準確預測天氣變化向來不是一樁易事。

“ENSO現象的預測,參數眾多,既要考慮天氣、氣候尺度的變化,又要考慮空間跨度的問題,還有海氣相互作用等因素,大大增加了準確預測的難度。”連濤説,拉尼娜現象往往是一種緩慢發生的過程,其初始階段的細微變化很難為人察覺。

為了進一步瞭解包括拉尼娜在內的ENSO現象的機理,科學家們先後開展了諸多相關研究,並取得一定進展。海洋二所陳大可院士團隊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ENSO現象的形態變異和強度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赤道上一種持續時間短,但強度很強的異常西風的影響,即“西風爆發”事件。去年,陳大可院士團隊又進一步發現,“西風爆發”與颱風存在密切聯繫。

“‘西風爆發’影響ENSO現象的形態變異,帶來更多台風;而高頻率的颱風同樣會調配ENSO現象的強弱。這幾年我們的研究相當於為兩者之間的關係畫上了循環箭頭。”連濤説,這些研究將為颱風預報提供重要理論支撐,未來隨着研究的深入,我們還有望推進ENSO現象的預報。

一段段科學發現的成果匯聚之間,ENSO現象的神秘面紗正在被逐漸揭起……

而當我們緩緩劃入廣袤深幽的海洋,依然會感嘆:此方天地之間,尚有太多未知留待解答。“未來,隨着像Argo等海洋觀測手段的豐富,計算能力的提升等,我們將進一步開拓對海洋的認知,也能揭開更多如拉尼娜現象等領域的神秘面紗。”連濤説,像在海洋觀測資料充分的基礎上,藉助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就能模擬更廣範圍的海水攪拌器,這將為ENSO現象研究提供重要支撐。(記者 黃慧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浙江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13 字。

轉載請註明: 拉尼娜來襲 今冬會強降温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