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衞健委答覆人大代表關於“東北地區人口減少,全面放開生育政策限制”的建議,認為東北地區可以在深入調研、評估的基礎上提出實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試點方案。生育乃民生大事,衞健委的答覆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引發熱議。
人口問題關乎國家未來,涉及億萬家庭,牽動大眾神經。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這為解決人口和生育問題指明瞭方向。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持續加快,“十四五”時期將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到2025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嬰兒潮”一代進入退休階段,勞動力供給減少幅度將進一步擴大。
一方面是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一方面是我國進入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階段。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人口資源,要解決現實矛盾,需要積極地探索與試驗,更需要全面、包容的生育政策引導與支撐。
“十三五”放開“全面二孩”政策以來,曾短暫出現生育高峯,但新增人口數量呈“先高後低”之勢,到2019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降至3.34‰,低於“全面二孩”政策啓動前的2015年。
“放開了”仍然“不願生”,表明政策限制只是“生育堵點”之一,擔心“生得起、養不起、教不好”等經濟社會因素才是影響生育的更大“堵點”。
首先要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從產檢、生產到奶粉、月嫂,這些都是不小的開支。3歲之前兒童的照護,也是讓很多年輕父母頭疼的現實問題。一些地區的教育資源矛盾甚至在幼兒園時就已顯現,小學和中學表現得更加突出,學區房的價格成為不少家庭的重擔。
其次要建立更有利於生育的職場環境。在不少地方,生育成為職場女性的“減分項”,成為她們就業、發展、提升的障礙。而丈夫儘管按規定有陪產假卻“落地難”,往往成為“紙面上的福利”。
因此,當前優化生育政策的重點,並不僅僅是試驗放開政策限制,更要在公共服務方面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推進配套的“一攬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降低養育孩子的家庭成本,形成育兒友好型的社會環境,提高家庭生育意願和養育子女的能力。
只有切實着眼羣眾期待,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逐項消除制約生育的“堵點”,化解羣眾的“生育焦慮”,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口問題帶來的挑戰。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上觀圖編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