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俄製裁衝擊歐洲經濟 加深歐美分歧
6月以來,法國、德國、比利時相繼出現罷工潮,英國鐵路更是遭遇30年來最大規模的罷工。歐洲經濟到底怎麼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認為,美國拱火俄烏衝突,推動對俄製裁,能源價格上漲導致歐洲經濟陷入滯漲,走向經濟復甦更加艱難。
新華網特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為您解讀!
新華網:歐洲經濟出了什麼問題?原因是什麼?
崔洪建:最近一段時期歐美國家的經濟受到了很大打擊。一方面是高通脹,也就是物價水平持續上升,另一方面是消費嚴重不足,開工出現下降。這種情況的出現,既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歐洲國家的經濟結構問題,比如説勞動力市場活力不足和社會福利支出過高等等;同時,短期內俄烏衝突從需求和供給兩端對歐洲經濟產生了衝擊。
在供給端,由於西方對俄羅斯搞能源制裁,所以導致了現在歐洲能源缺口越來越大,能源成本的上升速度很快。在需求端,由於物價上漲,能源又集中擠佔了很多其他領域的資金支出,所以現在歐洲民眾對於消費有越來越多的不確定和不安全感,大家不敢花錢。這些就導致目前的歐洲經濟陷入了一個非常大的困境。
新華網:俄烏衝突持續不斷,美西方對俄揮舞制裁大棒,這對歐洲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崔洪建: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一直在試圖帶歐洲的節奏,除了對烏克蘭提供支援之外,另外一個重點是帶動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展開多輪制裁。隨着制裁不斷升級,和俄羅斯之間能源、貿易依賴度較低的美國所受到的損害也相應比較低,但是歐洲國家在產業和能源方面已經和俄羅斯形成了非常緊密的相互依賴的關係。美國其實並沒有考慮所謂盟友的損失,而且還變本加厲地持續推動對俄羅斯的制裁。
從歐盟對俄羅斯第五輪制裁之後,制裁的效果並不明顯,還起了反作用。歐盟現在也開始清醒地認識到,一味地跟着美國不斷推高對俄羅斯的制裁,帶來的更多損失作用在歐盟自身。歐洲不僅出現了對俄製裁的疲勞症,對俄烏衝突的疲勞症,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對於盲目跟進美國政策的不滿。
如果美國還要繼續加緊對俄羅斯的制裁和施壓的話,我想美歐所謂的盟友體系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大。因為雙方的利益出發點,尤其是外交安全的目標,在根子上就有很大的分歧和矛盾。
新華網:歐洲如何克服當前困難,實現經濟復甦?
崔洪建:歐洲如果真的希望經濟能夠持續復甦,可能還是需要更好地去推進國際合作。説到國際合作,現在對歐洲來説,最好的選擇毫無疑問是新興經濟體,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更廣大的市場。
歐美之間的經濟依賴度非常高,雙方在貿易、產業、投資方面,合作都很緊密。這樣一來也就導致了一種惡性循環,通貨膨脹,經濟停滯這些問題會在歐美經濟體之間來回地傳染,反而會讓歐洲的經濟面臨更大的困境。
但是新興經濟體到目前為止還是保持了一個相對良好的增長態勢。中歐雙方不僅要共同地勸和促談,幫助俄烏衝突雙方回到和平解決爭端的方向上來,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供應鏈、產業鏈安全方面的務實合作,不僅在傳統領域繼續鞏固,同時能夠向綠色轉型、高科技等領域進一步擴散。我覺得只有這樣,歐洲才能夠既改革自身,又通過和中國及其他的真正夥伴合作來走出目前的經濟困境。
策劃:劉加文
執行策劃:楊定都 徐倩
統籌:畢秋蘭 劉小軍
腳本:吳軼楠 薛筆犁
特約嘉賓: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 崔洪建
視頻製作:王碩
視覺設計:楊霽昕
新華網海外傳播中心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