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國還很少有醫療衞生機構建立專門的信息部門,武漢市疾控中心已正式成立信息科,着手信息化建設工作。
目前,市疾控中心正在使用的各類信息系統有20多種,每天有數以萬計的數據從這裏產生,形成覆蓋各類人羣、多種疾病及健康相關影響因素的市區一體化監測網絡體系。
近年來,武漢市先後頒佈《關於加強公共衞生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意見》《“健康武漢2035”規劃》,武漢疾控抓住有利時機,迅速啓動全市疫苗追溯系統、公共衞生地理信息平台、公共衞生雲平台等多個項目的規劃與建設,助力公共衞生業務的騰飛發展。
機房設備巡檢維護和上架。
■ 開發運行20多個信息系統,密織公共衞生信息網絡
2002年,市疾控中心正式成立信息科,在全省疾控系統中第一個建立門户網站,並開展免疫預防接種工作信息化試點。
多年來,市疾控中心致力於全市疾控系統信息化建設,基本形成了以市疾控中心為核心,區疾控中心為樞紐,各級衞生醫療機構為報告節點,覆蓋大部分疾控業務的公共衞生信息網絡體系,為疾控工作的開展提供強大支撐。
武漢市疾控中心信息科科長羅俊介紹,目前市疾控中心正在使用的各類信息系統有20多種,其中多項信息化工作在省內都是率先開展:2005年,開展腫瘤登記和死因監測網絡直報系統;同年,開發啓用全市從業人員體檢系統;2009年,首家建成12320衞生熱線呼叫中心;2019年,獲得疾控信息化國家試點單位資格。
同時,武漢疾控還編織起一張健康大網,覆蓋全市326家傳染病網絡直報單位、824個生活飲用水監測點、52個營養與食源性疾病及致病因素監測點。隨着信息化技術的提升,全市已經建立起覆蓋各類人羣、多種疾病及健康相關影響因素的市區一體化監測網絡體系。
■ 開發老年人體檢信息平台,推進體檢工作高效開展
2012年,“武漢市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作為市政府為市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在全市範圍內廣泛開展,受到了老年人的一致歡迎和好評,這項工作也作為常態化工作延續下來,至今已有累計270萬餘名老年人到基層醫療衞生服務機構享受了免費的體檢服務。
羅俊介紹,從此項工作啓動之日起,市疾控中心就將信息化平台建設列為首要任務,建設起全市統一的信息化平台。所有面向老年人提供免費體檢服務的機構均可登錄平台,查詢老年人本年度體檢信息,並可實時查看工作進度和工作量;市、區兩級疾控部門按照屬地原則,對轄區老年人體檢工作進行質控,督導推進工作的開展;年底體檢工作完成後,由市疾控中心對全市老年人體檢信息進行彙總分析,撰寫年度老年人健康狀態分析報告,為制定針對性的老年人疾病預防與控制措施提供重要參考。
為了讓工作開展更便捷,操作更方便,更能滿足數據互聯互通的需要,十年來,老年人體檢信息平台也不斷進行升級改造,今年正式融入武漢市全民健康信息市區一體化五朵雲之“基層雲”中,打通了基層醫療機構預防與醫療的壁壘,讓老年人可以享受體檢、慢病隨訪等一體化服務,也讓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可以“一站式”解決各項業務問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 “公衞雲”進入試運行階段,以大數據助力醫防融合
今年5月,市政府印發《武漢市衞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數字健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升級,完成“武漢健康雲”中公共衞生雲、基層醫療雲、醫療服務雲、藥事服務雲、中醫藥雲5朵業務應用雲系統建設,建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市區一體化平台和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
羅俊介紹,“公衞雲”於2021年初開始建設,目前整體進入試運行階段。項目建設範圍覆蓋武漢市市、區公共衞生機構、二三級醫療機構和社區衞生機構,建設內容包括傳染病監測、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健康危害因素監測、婦幼保健管理、結核病防治、精衞業務管理等多個業務領域。
在數據採集和應用層面,可實現傳染病報告卡只填寫一次,數據逐級上報審核,各級均可利用的新模式;實現慢病監測信息後台自動抓取、慢性病人自動分配社區管理、社區管理考核結果實時可得的業務閉環;滿足健康危害因素監測等信息上報的本地化、個性化,同時可根據業務需要,及時獲取醫療機構相關診療、檢驗、檢查信息,輔助疾病防控工作。
在數據分析層面,可將各業務系統數據彙集形成疾控大數據中心,在此基礎上開展多病種綜合分析和多種傳染病、慢病的預測預警,為相關部門採取應對措施提供決策參考。
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引領下,武漢市疾控中心乘勢而上,緊緊圍繞人民健康需求,大力推進醫防融合、條塊融合,積極實現數字化轉型,努力實現打造“智慧疾控”的長遠目標。
(長江日報記者武葉 通訊員李卓能 袁皓 任雪夢)
【編輯:餘麗娜】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