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婚禮紅包不再成為“紅色炸彈”,而是真正的婚禮祝福
據媒體報道,剛過去的十一假期,浙江杭州市小夥小陳(化名)辦了場婚禮。婚禮現場來的不少朋友,給的紅包扁扁的,裏面只放了一張卡,叫“禮金互免卡”。這樣的紅包還不止一個,一共20多個。小陳和老婆每收一個都樂呵呵的。
所謂“禮金互免卡”,就是由新人制作和提供一張卡片,送給新人那些未婚的親朋好友,只要持有這張卡,就可以代替禮金前來參加新人的婚禮。同樣的道理,等到新人的親朋好友結婚的時候,新人也可以持這樣的“禮金互免卡”去參加他們的婚禮。
此外,還有新人結婚不收禮金,只將紅包一角撕下,表示心意收下了。
杭州小陳夫妻設計的禮金互免卡,被朋友戲稱為“21世紀新發明”。截圖來自社交媒體。
新京報:這種“新發明”獨具開創性
“禮金互免卡”不愧是一種“新發明”,獨具現代婚俗的開創性。不僅受到小陳夫妻朋友們的讚譽,也獲得了眾多網友的點贊認可。這樣的創意,顛覆了傳統送禮習俗,有助於扭轉民眾對婚俗、禮金的傳統認知,進而在年輕人羣體間形成一股新潮流,逐步改變互送禮金的習俗,減輕年輕人蔘加婚禮的經濟負擔。“禮金互免卡”作為一種創新,也給了很多年輕人啓發,婚禮紅包應因人而異、因時而變,不必非要隨大流送大禮,在自己可承受範圍之內即可。同時,年輕人也要主動做潮流的引領者,以各種創新方式,降低份子錢標準,讓婚禮紅包不再成為“紅色炸彈”,而是真正的婚禮祝福。
南方都市報:讓人情往來回歸情感本位
“禮金互免卡”淡化了人情往來的利益關係,增添了人情往來的情感厚度,讓朋友之間的交往少了功利與算計,多了真誠與質樸。“禮金互免卡”不僅是一種經濟上的互不虧欠,也具有心理上的補償功能——對於舉辦婚禮的人來説,收到“禮金互免卡”意味着下次自己也可以使用;對於使用“禮金互免卡”的人們來説,自己今天的“免費吃席”是以將來朋友“免費吃席”為補償的。在一個注重利益變現的時代裏,收取禮金能夠迅速荷包鼓鼓;“禮金互免卡”建立在信任與認同的基礎上,將人情往來的週期性延長,能夠給參與雙方一個明確的心理預期。 “禮金互免卡”不僅沒有損傷朋友之間的情感與關係,反而起到了潤滑劑和黏合劑的作用,促進了社會聯結。
極目新聞:破除人情枷鎖需要年輕人“互勉”
現在的份子錢,更像是一種人情往來和“置換”,體面人都知道,收來的“份子錢”都是要還回去的,與其收了,花功夫數了,記了賬,然後半年數月再還回去,真的不如這樣“互免”一下。人情消費的枷鎖,本來就是由人們自身的守舊思想和麪子觀念鑄成的,老一輩要改變或許有點困難,想要打破和掙脱這一枷鎖,要靠年輕人一起“互勉”,潛移默化地改變陳舊觀念,用真誠的心意和可愛的創意,替代錙銖必較的數字,逐漸讓“份子錢”脱離“人情債”的沉重陰影,讓“禮輕情意重”成為大家內心真實的共識,讓人情往來更富有濃郁的人情味,這樣,無論辦什麼喜事,一定都會收到更多真心實意的祝福。
澎湃新聞:隨不隨份子,沒有標準答案
往深了説,當我們與他人產生真正的友誼時,我們便會發現,隨份子這種世俗的事情,並不會成為我們關係真正的困擾。條件允許,就隨一份,條件不允許,也都説開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可以接受並支持鼓勵“份子錢互免卡”,同時也尊重老一輩人的習俗觀念,新規矩和老規矩可以並存。隨份子這事,送不送,收不收,並沒有標準答案,只要不去道德綁架別人,也不讓別人道德綁架自己就好。説白了,要告別“份子錢不自由”,把握隨不隨份子的主動權,最重要的還是要跟隨自己的本心,搞明白自己更在意的是什麼,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黃河評論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梁冰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