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佈了一批車企召回計劃,4萬餘輛因安全隱患實施召回的車輛中,純電動新能源汽車超過33000輛。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持續走熱,國內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超過22.8萬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其中,88%的相關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近3成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
從行業分佈上看,54%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分佈在批發和零售業,另有15%的相關企業分佈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0%分佈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從地域分佈上看,廣東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2.7萬家。其次為山東和江蘇,兩省分別有超過2.4萬家和近2.1萬家相關企業。此外,河南、浙江、湖南以及福建的現有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也均超過1萬家。
新能源汽車行業高熱度背後也潛藏不少隱憂。有媒體報道稱,新能源汽車產品性能指標“浮誇”“注水”情況時有出現。例如,此前某知名車企對其取得電池技術突破的宣傳被指不實,引來不少專家批評與業界非議。還有一些車企玩“文字遊戲”,將一些行業中常見的技術包裝成“黑科技”忽悠消費者。
天眼查專業版風險數據顯示,國內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中,超8%的相關企業曾產生法律訴訟,其中,38%的案由涉及買賣合同糾紛。2018至2020年三年間,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經營異常數量逐年遞增,分別超660條、1,000條、1,300條,截至目前,共有2.1萬家相關企業經營異常。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