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兩個月,國內發電量、用電量均保持20%以上的增幅,鐵路日裝車量等貨運指數保持了10%以上的增幅,中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的態勢。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考驗着交通運輸部門。
210節車廂、2.6公里車身,我國最長最重的“列車”運煤忙△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山西朔州,南扼雁門關、毗鄰桑乾河,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這裏的煤炭儲量將近500億噸,原煤生產能力、煤炭發運能力,均居於國內產煤大省山西的第一位,這裏是有 “煤河”之稱的重載運煤專用線大秦線的起點。每年從朔州通過鐵路運送出去的煤炭有2.6億噸。
大秦線這條能源大動脈,承擔着全國六大電網生產用煤的運輸任務,年運量達到4億噸,約佔全國鐵路煤炭運輸總量的五分之一。每年11月初到次年3月底的供暖季,是這條能源大動脈最忙碌的時候,謝步俊他們用“保供戰”來形容這個長達5個月的“戰役”。
每天的最大運力是有限的,優先確保電煤運送,意味着其他用煤企業的煤炭供應和運輸將會受到影響,很多承運企業甚至會面臨違約的風險,每天來回在煤炭發運公司之間奔走、協調,是謝步俊的工作常態。
為大秦線量身定做的專用敞車,每節車廂可以載重80噸,一列2萬噸級的列車,需要拖拽210節這樣的車廂。裝滿一節車廂需要50秒,完成一列2萬噸列車的裝載任務,只需要3小時左右。在全程封閉的狀態下,裝車也告別了揚塵污染。
行駛在大秦鐵路上的2萬噸重載列車,全長2.6公里,堪稱我國目前最長最重的“列車”。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整個列車由210節車廂和兩台大功率機車組成,一節機車在頭部,而另一節被安排在中部,通過雙火車頭的帶動,200多個車廂實現了“齊步走”。“雙火車頭”的設計安排,也是大秦重載列車載重量大、運行效率高的奧秘所在。
在煤炭運行的高峯期,大秦線上每天有90多對這樣的巨無霸列車往來馳騁,將電煤源源不斷送往港口。能源大動脈要健康運轉,除了效率,安全更是生命線。
每一次執行任務時,列車都需要經過貨車故障軌旁圖像檢測系統,拍照檢測,一旦發現故障,會立即進行有針對性地處置。
煤炭運輸是一場接力賽,重載列車在大秦線上飛馳的同時,秦皇島港口的接車人員,也早已經忙碌了起來。謝文軍是浙江一家能源供應企業常駐在港口的工作人員,他的工作任務就是確保浙江13家電廠的燃煤供應保障。
今年一月底,多個電廠庫存告急,當時兩艘貨輪在港口等了三天,還沒有裝滿電煤,而那三天對於謝文軍而言,就像是過了三年一樣漫長。
在秦皇島,要快速實現煤炭從列車到貨輪的轉運,離不開翻車機這個“硬核”武器。作業時,一台翻車機能將3節車廂同時“抱在懷中”,旋轉165°,便把3節車廂的240噸煤炭卸載,當確認煤炭全部卸空之後,會再將車輛恢復原位,整個過程只需要2分30秒。列車邊卸邊走,1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卸載100多節車廂,完成上萬噸煤炭的轉運。
轉運完成後,一艘艘貨輪從港口駛向遠方,大秦線這條“煤河”就這樣環環相扣,把煤炭產區和市場需求緊緊鏈接在了一起。從2020年10月到2021年3月,大秦線共運送煤炭1.89億噸。
載重大、裝卸快的大秦線是晉煤東運的北通道,在整個供暖季保供期間,晉煤外運還有一條南通道,臨汾北站,也是開足了馬力。山西西南部的優質煤炭,大都通過這裏裝車、掛運,發往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侯馬北站是山西南部最大的貨運編組站,這裏的侯月線年運輸能力接近1億噸,與山西北部的大秦線遙相呼應,是晉煤外運的重要南通道。
侯馬北站承擔着侯月線、南同蒲線、侯閻線4個方向貨物列車的改編和中轉任務,列車運行經常處於飽和狀態。作為重要樞紐,侯馬北站的作業效率,決定着電煤列車是否能及時開出,如何提高南下電煤列車的運輸效率,也考驗着侯馬北站排兵佈陣的能力。
從2020年10月中旬到2021年3月中旬,北方的供暖季,有近3億噸煤炭從太原鐵路局運出,有力保障了京津冀、東北、山東、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區的生產生活用電。
全國最大煤炭進口儲存配送基地力保發電用煤△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進入三月份,各地復工復產的腳步加快,工業企業的用電量持續攀升。在廣西,由於持續的冬春連旱,導致水電站發電量受到影響,調運電煤、保障火力發電機組能夠穩定發電,成為了當務之急。
3月10日,一列滿載着南非進口煤的列車穩穩地停靠在了南寧一家發電企業的貨場。這家企業安全生產的底線,是廠區裏必須存儲夠兩個鍋爐7天的用煤量。剛剛從南非運來的這9萬多噸煤炭可以滿足這家電廠將近10天的發電生產。
在此之前,這家電廠儲煤量只有5天。低於警戒水平,意味着會對生產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這批進口煤成為了整個電廠的“救命稻草”。
南寧電廠進口的發電用煤,都是採用海鐵聯運的路徑,先在防城港卸船,然後通過專用鐵路線被運送到電廠。防城港是我國西部地區第一大港,是全國最大的煤炭進口儲存配送基地,每年約1億噸左右的鐵礦石、煤炭、化肥等物資在防城港進行週轉。
從2020年10月到2021年3月,防城港站累計運送煤炭440萬噸,其中電煤270萬噸,這些煤炭可以轉化成65.5億度電能。解決了廣西、廣東多個發電企業的燃“煤”之急。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