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疫情防控,北京要求廣大市民乘坐出租車、網約車時使用健康寶掃碼登記。新規實施一週多來,多數市民已習慣掃碼上車,但還是有一些老人表示,這種模式對於他們來説不太友好,甚至令其再次陷入“無碼寸步難行”的窘境。
出租車、網約車是社會人員流動交匯的樞紐,車內環境又相對封閉,嚴峻複雜的防控形勢下,掃碼上車既可保障司乘安全,又方便後續可能需要的流調溯源,積極意義毋庸置疑。但是,老人們遭遇的問題亦不容忽視。一些老人沒有智能手機,有智能手機的使用也未必利索,出門打車約車本就不便,有時全靠子女幫忙遠程叫車。現在需要老人自己現場掃碼才能乘車,子女又沒法遠程幫助,可謂是難上加難。原則上,司機有義務幫助乘客進行健康情況查詢登記,但流程並不簡便,而一旦在路邊停車時間太長,還有被處罰的風險。一來二去,司機們多少會不耐煩,老人們也難免更焦慮。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享受公共服務也是每個人的權利。解決老人掃碼上車難,不能全指望司機幫忙,還是要拿出更多系統性解決方案。此前,為幫助老人不用手機也能亮出健康碼,北京已展開試點,通過刷老年卡實現狀態查詢、來訪登記等功能,如今是否可讓這一做法在出租車上儘快上線?對於網約車來説,可否在叫車時就提前錄入信息,省去老人乘車時現場查驗的環節?總而言之,今天技術手段如此發達,信息有條件實現互通互聯,只要設身處地為老年人着想,辦法總會比困難多。
自疫情發生以來,老人掃碼難現象一直存在,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公共政策牽涉所有人羣、影響範圍廣泛,制定時要充分考慮不同情況,研究針對性解決方案。對那些曾經暴露出的問題,更應舉一反三、有效規避。在前期政策制定時不可能窮盡所有問題,在政策落地過程中遇到新情況,就要有效打上補丁。考慮得越周到、回應得越及時,政策的執行效果就越好。
技術終究是為人服務的,公共政策的初衷也是為民便民。以人為本,關注到人人的舒適度、接受度,考驗着治理能力,更折射着城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