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雨傾盆,他用“海綿”為城市築壩

任大雨傾盆,他用“海綿”為城市築壩

新華社記者 劉瀟攝

週一有約

◎新華社記者 姜辰蓉

暴雨瞬至,傾盆雨水在地面迅速匯聚,向下水井口奔去。但隨着降雨持續,排水系統超載,大量地面積水產生,嚴重時車輛也被內澇的“海洋”圍困……當通過網絡看到這樣的情景,身在海外的侯精明感受到責任的召喚。

“我曾在德國、英國留學,並從事與水相關的研究。看到國內不少城市遇到雨季內澇的問題,我就決定回國。能用所學的知識幫助祖國解決實際問題,一直是我的願望。”侯精明説。

當侯精明還是一名大學生時,一位老教授曾對他和同學們説:“你們中將來有人可能會選擇出國留學,我希望你們完成學業後能回來報效祖國。”十多年來,侯精明在海外相繼攻讀碩士、博士,還完成了博士後相關研究,但他仍時時牢記恩師的話。2016年,他回到祖國,其後入選國家青年特聘專家。

多年來,中國的城市化率以每年約2%的速度增長,高速發展中,問題也隨之顯現,城市內澇就是其中之一。“城市發展中,最先考慮的是人的問題,自然因素往往會被忽略,很多國家都有相同的發展歷程。”侯精明説,“強降雨導致的城市內澇,不僅會造成交通癱瘓、財產損失,甚至有人因此失去生命。”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強降雨等極端天氣頻發。每當暴雨來臨,別人避之不及,侯精明帶領的西安理工大學研究團隊成員卻爭相往外跑。他們要到各個易澇點去實地觀測,收集資料,建立澇情數據庫。

他們發現了許多導致城市內澇的因素:在一些城市化進程較快的地區,由於硬化面積佔比大,不僅會減少下滲水量、增加地表徑流,還因硬化的地面導致匯流速度更快,極易在地勢低窪路段和下穿通道形成內澇積水;部分管網排水能力不足,匯入雨水下排不及,有的地段被雨水沖刷來的樹葉、生活垃圾等堵塞了雨水口;不少城市片區排水管網系統雨污合流,污水中的垃圾容易堵塞管道,加上維護不及時,導致管網淤積……

“不同城市自然因素、建設情況等不盡相同,要根治內澇,讓城市在強降雨來臨時不再‘看海’,需要找準每個城市的‘病因’,對症治療。”侯精明説。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和國內多個地方的政府部門開展合作,為城市細緻“把脈”、精準“開方”。看到提出的方案從電腦模型變成實際場景,一處處內澇點被解決,城市的痼疾得到緩解,侯精明感到欣慰。

作為陝西省水模擬及災害管理創新團隊負責人,侯精明理想中的“健康”城市是“海綿城市”。這種城市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被稱為“水彈性城市”。“‘海綿城市’應具備滲、滯、蓄、淨、用、排六大功能,雨水有足夠的空間,不會無處可去,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他説。

近年來,國內已有部分地區正在進行“海綿城市”的試點建設,侯精明和他的團隊也參與其間。他們在深入研究和實踐中發現,迄今,各地“海綿城市”建設主要依託灰綠工程設施來開展,但對灰綠設施如何優化佈設、源頭到末端調控設施如何有效融合的問題研究不夠;工程實施主要在市區,但對與之息息相關的城郊、流域等關注不足。

他們希望能在目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建立灰綠協同、統籌城鄉、因天地制宜的“大海綿城市”理念。在這個理念下,城市與流域、天空與地面、供水與排水都能交叉融合,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水資源問題。

在研究之餘,侯精明還和團隊成員一起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開發出強降雨環境下的逃生遊戲,並建立區域大數據平台,為域內居民提供極端天氣預警、內澇規避提醒等服務。對此,侯精明説:“‘海綿城市’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也不是一個人、一個團隊能完成的,它需要更多人的瞭解和參與。我們也很願意承擔起科普、服務的責任,減少內澇對人們生活造成的影響。也希望能有更多人關注這一問題,和我們一起為建設美好城市而努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4 字。

轉載請註明: 任大雨傾盆,他用“海綿”為城市築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