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豈能當擺設

“污水主管網早就鋪好了,可就是用不上。”近日,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四督查組在山西省婁煩縣督查時發現,部分鄉鎮污水主管網鋪而不用、使用率不高,淪為村民眼裏的“擺設”。

婁煩縣位於汾河中上游,縣域內的汾河水庫是山西省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水源地,汾河也被稱為山西省“母親河”。婁煩縣部分村莊臨汾河而居,生產生活污水直排入河。2020年,政府投資近2000萬元建設用於污水排放的主管網,解決農村污水處理的難題。本是一件惠民的好事,卻變成了擺設。一位村民説,進村的排污主管道已鋪設完畢,但沒有連接入户,對自己來講沒什麼用。

“怪象”的根源在於作風不實、形式主義,缺少科學規劃,存在嚴重的“為建而建”思想。在污水排放項目工程施工方案中,就沒有涉及入户這一項。村幹部説,相關部門只負責鋪設主管網,至於是否連接到户、讓排污管網發揮實際效用,都沒考慮。其實,從主管網到入户管道只需要1米左右,就是這“最後一米”讓民生工程成了村民眼中的“雞肋”。

民生工程成擺設,看似工作方法問題,實則是一些黨員幹部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宗旨意識淡化,説到底是缺少為民情懷。如果心裏始終裝着人民,工作為了人民,時時處處設身處地考慮老百姓的利益,就不會出現“最後一米”的梗阻。始終心懷人民,當好人民的勤務員,這不是一個口號,需要體現在行動上,體現在具體為老百姓做事、為老百姓跑事上。勤務員,不僅要勤跑腿為羣眾辦實事,也要勤動腦,創造性為老百姓解難事。

讓民生工程惠民生、暖民心,考驗基層治理水平和黨員幹部能力。這就要求黨員幹部站穩人民立場,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始終與羣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有難同當,有鹽同鹹,無鹽同淡;在工作方法上,要帶着感情,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一線,提高與人民羣眾打交道的能力,善於問計於民,誠心聽取民意,確保每一項決策、每一項工作都能精準落地、科學實施,真正達到讓組織放心、讓羣眾滿意。

作者:孫現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90 字。

轉載請註明: 民生工程豈能當擺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