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到目前為止,除197個被國際社會承認的主權國家外,還存在着十幾個不被普遍承認的準國家,儘管他們擁有成為國家的四大要素-人口、領土、主權和政府,但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加入聯合國。這樣的準國家在歐洲有4個,其中便包括歐洲唯一的紅色政權-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又稱德涅斯特河東岸共和國、外特尼爾斯坦共和國、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國,因位於摩爾多瓦德涅斯特河東岸而得名(以下簡稱“德左”),面積為4163平方公里,人口約50.5萬,“首都”為蒂拉斯波爾。德左是個多民族混居的地區,其中摩爾多瓦族佔32.1%,俄羅斯族佔30.4%,烏克蘭族佔28.8%,主要信仰東正教。
德左本是摩爾多瓦的一部分,歷史上曾長期遭受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的統治,1812年起被割讓給沙俄。二戰期間,蘇聯佔領羅馬尼亞的北比薩拉比亞地區,並將該地與德左合併,組建成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
德左的居民原本絕大多數屬於摩爾多瓦人(即羅馬尼亞族),但在蘇聯統治期間,數以萬計的摩爾多瓦人被放逐到西伯利亞和中亞哈薩克地區。與此同時,大量的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則遷入該地區,並迅速佔據政府、企業、軍隊等要害部門的重要職務。作為摩爾達維亞經濟基礎最好的地區,德左地區貢獻了該加盟共和國GDP總值的40%、發電量的90%,居民收入也遠超其他地區。
在蘇聯的高壓統治下,德左雖然與摩爾達維亞其他地區存在着不少的矛盾,但基本上還算是相安無事,但隨着摩爾達維亞謀求脱離蘇聯而獨立,然後與羅馬尼亞合併的勢頭愈發明顯時,雙方才開始走向決裂。1990年6月,摩爾達維亞正式宣佈脱離蘇聯而獨立,並改國號為摩爾多瓦,與此同時還宣佈將摩爾多瓦語定為國語,並排斥俄語的地位。
中央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引發德左境內俄羅斯族的不滿,從1989年下半年開始,該地區便爆發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罷工,要求將俄語和摩爾多瓦語一同定為國語,並反對強行脱離蘇聯而獨立。罷工活動愈演愈烈,再加上俄羅斯的挑唆,最終在1990年9月,由俄羅斯族控制的德左宣佈脱離摩爾多瓦而獨立,並積極尋求俄羅斯的軍事保護。
在將近兩年的談判破裂後,德左與中央政府在1992年兵戎相見,在長達數月的激戰後,大約有1500人喪生。摩爾多瓦內戰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最終在歐安會的調停下,雙方簽訂停火協議。隨後,俄羅斯加緊對德左的援助,除原有的500名駐軍外,還加派500名士兵以“維和部隊”的名義在該地駐紮,並多次拒絕摩爾多瓦要其撤軍的要求,其阻止摩爾多瓦統一的意圖非常明顯。
自此以後,德左獲得實際上的獨立地位,並加速向俄羅斯靠攏。2006年,德左地區舉行所謂的“全民公投”,結果有97%的選民支持該地區以自由邦的形式,加入俄羅斯。2014年3月,就在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併入俄羅斯後,德左當局再次向俄提出合併提議。
然而對於這兩次合併提議,俄羅斯都不置可否,原因是德左地區夾在摩爾多瓦和烏克蘭之間,跟俄羅斯本土相隔甚遠,一旦將其併為自己的領土,勢必會引起新一輪的戰事,這絕非俄羅斯所樂見。對於俄羅斯來講,保持在德左的軍事存在,在實際上控制該地區,並將其變為遏制摩爾多瓦和烏克蘭的“橋頭堡”,無疑才是再好不過的安排。
在俄羅斯的保護下,如今的德左“建國”已有29年時間,並且依舊保留着濃厚的“蘇聯情節”,不僅國旗、國徽仍然帶有鐮刀和錘頭,政府大樓前矗立着列寧的雕像,而且繼續實行計劃經濟,就連貨幣也依舊稱之為盧布。不過,對於這個“紅色政權”,全球絕大多數國家並沒有予以承認,僅有阿布哈茲、納卡、南奧塞梯等屈指可數的準國家跟它建立起所謂的“外交關係”,真可謂極度孤獨。
與此同時,經過長期的戰亂和經濟封鎖,昔日繁華富庶的德左物產資源匱乏,民眾生活艱難,為生存做起了很多非法生意。按照外媒的報道,如今的德左已經淪為一個向國際恐怖集團提供武器的基地,以及商品走私、販賣毒品、拐賣婦女兒童的集散地,在歐洲的形象極差。德左將來能否迎來新生,實在是令人迷茫。
資料來源:《列國志:摩爾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