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日本首相安倍辭職:最長任期背後的秘密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綜合

當地時間8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宣佈:為避免個人健康狀況影響執政,決定辭去日本首相的職務。

4天前的8月24日,對於65歲的安倍晉三來説是值得紀念的一天。截止到那一天,他已連續擔任日本首相2799天,成為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然而4天后,他卻宣佈辭去首相職務。雖然此前關於“後安倍時代”及安倍明年任期結束之後的接班人選早有討論,但這一消息還是讓許多人驚詫不已。

作為日本執政最“長壽”的首相,安倍在日本政治、經濟、外交、安全等領域留下濃重的個人烙印,但也留下不少爭議。

一門三首相

“世襲政治”成為二戰後日本政壇的一個基本局面,“一門三首相”,説的就是安倍家族,由此可見,安倍的家族勢力也是十分雄厚的。

安倍晉三是安倍家族中的第三位首相,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祖父佐藤榮作都曾經出任過日本首相。在這樣的家族環境中,安倍晉三受到了良好的家族文化薰陶,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這為他成為日本首相提供了一個自身文化底藴和家族勢力的助力。雄厚的家族給安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他進入日本政壇提供了一條捷徑。

1954年9月21日,安倍出生於日本山口縣。1982年,安倍晉三開始正式步入政壇,擔任時任日本外務大臣的父親安倍晉太郎的秘書官。

安倍和一家人

促進日本經濟發展

先填飽肚子,才有力氣干政治,這是安倍的真實寫照。

日本當時面臨三大經濟問題:低生育率、老齡化、長期通貨膨脹。面對這些困境,安倍提出了著名的“安倍經濟學”:經濟刺激政策,核心是超寬鬆貨幣政策、擴大財政支出和經濟改革組成的“三支箭”,靈活的貨幣政策、大膽的金融寬鬆政策、吸引民間投資為目的的經濟增長戰略是其三個主軸。

同時,日本在安倍帶領下,在2013年3月15日晚,宣佈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的談判。安倍政府認為加入TPP協定,可以幫助日本利用亞太市場的活力振興經濟、推動日本經濟結構改革,以參與者的身份引導規則制定。

不得不説,這兩個舉動,有力地促進了改善了日本的經濟狀況,日本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復甦,出口擴大,政府財政赤字降低,日本民眾生活水平提高。安倍也因此得到了許多財閥家族和小市民階級的支持。

安倍在達沃斯論壇上發表講話

煽動民眾愛國情緒

安倍在政治上,從思想上和體制上,充分地調動起了日本民眾的愛國心,引導日本民眾走出二戰的陰影,重新定義日本在二戰中扮演的角色。在這方面,安倍的兩個舉動,贏得了日本國內民眾的一片喝彩,卻在國際上遭到了強烈抵制與反對。

第一,解禁集體自衞權。所謂集體自衞權,就是指與本國關係密切的國家遭受他國武力攻擊時,無論自身是否受到攻擊,都有使用武力進行干預和阻止的權利。安倍政府追隨美國,建立美日同盟,期待藉助美國的勢力,走向太平洋,為以後日本出兵海外提供了一條名正言順的理由。因此,在安倍的推動下,日本國會通過了《新安保法案》,從法律層面解禁了集體自衞權,為日本未來出兵海外鋪平了道路。這一舉措,得到了日本右翼分子的強烈支持。

但是,日本的這一舉動,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與反對,表面上,日本政府是為維護世界和平局勢出了一份力,實際上,日本就是想為自己的對外軍事化穿上一件合理合法的外衣。但是這件外衣,只能是皇帝的新裝,毫無意義。安倍政府的心思,路人皆知了。

第二,推出“安倍談話”。2015年8月1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戰後70週年首相談話,這份“安倍談話”代表了日本政府的官方立場。安倍在二戰紀念聲明中説:日本已經一再表達了懊悔和歉意,日本將不會重演歷史的戰爭悲劇,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應揹負謝罪的使命。

這一談話,是對日本在二戰中的法西斯行為的否認,是對歷史的歪曲,是對滔天罪行的掩蓋。但是,就是這樣一席話,居然引起了日本民眾的極大支持,認為安倍説的句句在理。於是,日本政府開始有意識地篡改教科書,掩蓋歷史;日本政府在安倍領導下祭祀所謂”靖國神社”的英魂,明明裏面供奉的都是二戰戰犯;於是,日本堅決否認慰安婦制度,哪怕韓國自身植物園設立“安倍下跪謝罪像”。

安倍視察自衞隊

安倍能夠成為日本歷史上連任最長的首相,其原因不得不引人思考。在國人的認知裏,有人認為他親台、在歷史問題上不知悔改。但也有人,記得他在任期內一直追求改善對華關係。對中國來説,安倍是個“複雜”的日本首相。但無論如何,他都給日本和中日關係打下了“安倍烙印”。

日本國內最新的民調顯示,對長期以來安倍政權的評價,認為“積極面較多”的受訪者(49.6%)略多於“消極面較多”的(43.9%)。

安倍辭職了,誰將是安倍的接班人?“後安倍時代”的中日關係走勢如何?都一下多出了更多不確定性。(張治立)


創作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