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見過這樣的孩子,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通常都是不合羣的那一個。當家長希望她勇敢地融入羣體的時候,他總是膽小的躲在旁邊。在遇到打招呼的人的時候,他總是不願意面對那個人,甚至是説一句話都費勁。
這樣的孩子彷彿天生就是靦腆膽小的性格,害怕一個人睡覺,害怕一個人待着,在外面的時候稍微看不見家長一下都會讓他心生恐慌。但是為什麼會讓孩子變得如此膽小。
其實膽小就像是孩子的性格一樣,是家長或者是任何人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之後形成的。有相關專家曾經做過這樣一組實驗,實驗對象就是一個小男孩,剛開始會給小男孩一個可愛的小貓。小孩子喜歡可愛的小動物就像是天性一樣,小男孩也會和小貓玩。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過後,專家繼續將小貓放在小男孩面前,當小男孩想要摸摸小貓的時候,專家就會在孩子的背後突然開始敲打鐵棍,小男孩就會被這樣巨大的聲音嚇哭。就這樣專家重複了幾次,到最後就算專家不再故意嚇唬小男孩,小男孩也會害怕小貓。甚至到後來小男孩害怕的範圍蔓延到任何毛茸茸放任東西上。
所以恐懼是可以被練習的,一旦孩子的成長的環境有什麼讓孩子恐懼的因素在,就會讓孩子有一個膽小的性格。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之間的家庭關係就是讓孩子建立內心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所以一旦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和諧,就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強烈的危機感。在父母之間吵架的時候,孩子就會有失去庇護的錯覺,所以在這樣家庭關係不和諧的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會內心缺乏安全感。甚至這樣的恐懼就是孩子一生都沒有辦法治癒的。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就是“如果你不聽話,就會被大灰狼抓走了”家長總是用這樣的恐嚇來讓孩子因為害怕,而聽從父母的話。讓孩子從小在恐懼的情緒下長大,孩子長大之後很難會不膽小。在面對父母的時候也會有懼怕的情緒,導致孩子在和父母的親子關係上也會不和諧。
何必對家長為因為害怕孩子出現什麼危險,而將孩子過度的管制在自己的權力範圍內。家長害怕孩子受傷,不跟讓孩子去見識外面的世界,這無疑就給孩子傳導的是外面的世界很危險。讓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的時候,就會認為這是自己沒有辦法面對的。
膽小的孩子往往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面對一切陌生的事物的時候,都不敢輕易的去嘗試,生怕自己有什麼差錯,但是一個不敢嘗試的人在任何事情上都很難有什麼成就。也就造就了膽小的孩子會認為自己什麼都辦不成。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孩子在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是通過家長來認識這個世界的。當父母的關係良好的時候,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有一個避風港的,就讓孩子在探索世界的時候內心充滿了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就是建立在父母的無條件的愛上。所以建立一段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建立孩子內心安全感的第一步。
孩子之所以膽小就是因為對於孩子來説外面的世界就是充滿着危險的。家長應該多帶着孩子去外面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多帶孩子接觸一些外面的人。讓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沒有那麼危險。
恐懼是人類最基本的情緒。也是這樣的情緒讓人類能過躲避危險。但是合理的恐懼是好的,但是恐懼的太過了,就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所以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什麼是恐懼、應該怎樣處理這樣的情緒,才是對孩子最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