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這個要求,德媒:不可想象

德國《世界報》6月14日文章,原題:對華脱鈎?我們真的依賴中國

德國總理默克爾 新華社供圖

美國正敦促西方盟友與北京保持距離,甚至要求他們在經濟上與中國“脱鈎”。在遠東大國投資了鉅額資金的很多德國公司擔心,若德國政府屈服於美國人的壓力,將帶來可怕後果。

數據證明德國經理們是對的。例如,大眾汽車目前每銷售的兩輛汽車中就有一輛是在華出售的。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2019年雙邊貿易額超過2000億歐元。許多研究還表明,德國消費者從廉價中國進口產品中受益。

即使對於德國本土企業,中國也是重要銷售市場。德國商業銀行的數據顯示,德國30大集團18%的銷售額是在中國市場創造的。2019年德國經濟產值的4%(包括第三國轉口貿易)完全依賴於來自中國的需求。德國經濟學家約格·克拉默説:“4%聽起來並不多,但其實很多,相當於1230億歐元。”

有些人呼籲德國經濟應與中國“脱鈎”,尤其是認為本土生產能創造就業崗位。但德國工商總會對此表示反對,因為德國超過80萬個本土工作崗位取決於來自中國的需求。

德企在中國的“黃金時間”還沒遠去嗎?阿迪達斯等德國公司在華增長依然強勁,但現在須支付的薪水和營銷費用比以前多很多。中國政府也要求外國公司在當地加大研發,因此流回德國的資金減少了。但就在幾周前,大眾汽車宣佈將在華投資20億歐元用於電動汽車領域。根據德國工商總會的數據,中國有5200家德國公司。實際上,中國在一些技術上已取得領先優勢。中企在電動汽車電池技術、人工智能開發和5G移動通信標準等方面已成世界領軍者。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主任費爾伯邁爾説:“事實上,我們(在技術上)也依賴中國。”

德國人在中國目前就像“走鋼絲”。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肯普夫談到外國公司進入中國的高門檻。但同時,幾乎沒有其他國家像德國那樣從這種國際經濟關係中如此受益。“中國或許是競爭對手,也可能是系統性競爭對手,但它仍然是歐盟和德國的重要夥伴。”強迫(德國)與中國“脱鈎”,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肯普夫警告説,這將帶來巨大經濟損失,“沒有人真的考慮過。”

“德國人對中國印象越來越好,對美國印象越來越差!”德國《明鏡》週刊5月19日稱,德國科爾伯基金會18日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美國在德國人中的形象大跌,中國則大升,尤其是德國年輕一代的“中國粉絲”越來越多。

調查顯示,超過1/3的德國人將中國視為歐洲以外的第一大夥伴。有36%的受訪者認為,與美國相比,同中國建立關係更為重要。而去年9月,這一數字僅為24%。與此同時,認為應首先同美國保持緊密關係的人已從去年的50%暴跌至37%

調查稱,在18至34歲的德國人中,“中國粉絲”所佔比例最大。他們中將近一半的人(46%)對北京的好感高於華盛頓。因為對於德國年輕人來説,東方才是未來的力量。

對於上述調查結果,科爾伯基金會國際政治研究部主任米勒表示:“德國人對美國的疑慮不斷增加,大西洋兩端的政治決策者們都應該反思。”

《明鏡》週刊認為,美國在德國人心目中形象大降,主要是因為該國在疫情中的表現糟糕:總統口無遮攔,醫療體系不堪重負,失業人口增加……近3/4的德國人表示,疫情暴發後,他們對美國的看法已經惡化。相較而言,中國政府採取的措施給德國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他們對中國的印象變得更加積極。

對此,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稱,中國已成為(德國)不可或缺的夥伴。該報還在報道中刊登了一張“廣東省向德國贈送防疫物資”的圖片。德國《世界報》也評論認為,上述調查表明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聲譽已經受損,而中國對德國的重要性在不斷增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4 字。

轉載請註明: 對於美國這個要求,德媒:不可想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