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沉默,是一個人必備的修養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綜合

古語云:“雄辯是銀,沉默是金。”

有時,沉默是最好的訴説;有時,沉默是為了更好的傾聽;有時,沉默是一種為人的藝術。

真正的沉默不是不發一言,而是看淡是非之後的從容不迫,看透人生之後的篤定沉着。

沉默,是最好的回應

“山之靜默,不掩其巍峨;水之靜默,不藏其容量。”

生活中,有的人被瑣事困擾,難以心定,常常通過抱怨牢騷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殊不知,言多必失,有些言論,會在給自己帶來麻煩的同時,給別人帶來困擾。

《增廣賢文》有云:

“誰人背後無人説,誰人背後不説人。”

倘若我們為他人的胡言亂語多費口舌,既浪費了自己的精力又將自己捲入麻煩中,毫無益處。

面對他人言語的攻擊,自己如果控制不住情緒,反唇相譏,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無法收拾。

其實,碰到這樣的人,最好的回應是選擇沉默,學會忍讓。

適時沉默,能化解言語爭鋒時帶來的摩擦,讓衝突止於萌芽狀態。

戰國時期,楚莊王登基已過三年,卻沒有頒佈一條法令。

左司馬問他:“一隻腦袋糊塗的大鵬落在山丘上,三年不曾叫喚亦未曾振翅,沉默無聲,這是為什麼!”

楚莊王回答説:“三年不展翅,是為了使其生長;三年無聲,是為了觀察思索做好準備。雖不飛,一飛沖天;雖不鳴,一鳴驚人。”

果真,第二年,楚莊王發佈了九條法令,整頓吏治,招賢納才,國家得以昌盛。

楚莊王勵精圖治,“廣積糧,緩稱王”,沒有在大臣的逼宮之下亂了方寸,引發衝突,而是繼續沉下心來,終成大業

無中生有之事,不必耿耿於懷,時間自會證明。

很多時候,沉默,並不代表懦弱與妥協,而是隱忍之下的大度從容。

沉默,是一笑而過的淡然寫意,也是積累力量的必由之舉。

沉默,為了更好的傾聽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説過:

“人有兩隻耳朵,但只有一張嘴,是為了讓人多傾聽而非多言語。”

與人交流,儘可能少説多聽,適時地選擇沉默,側耳傾聽,會讓溝通更加順暢,有效。

沉默着傾聽,不僅能表達自己對説話人的尊重,而且能在沉默的時間裏,思考他人言語的含義,可謂一舉兩得。

明太祖朱元璋乞丐出身,單憑他個人的才能無法成就偉業。

朱元璋府邸的幕僚門客才是他成功的關鍵。

從鄱陽湖擊敗陳友諒,到平江消滅張士誠,最後北伐統一江山。

朱元璋做事關重大的決策之前,總會召集各位幕僚到他帳下,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

期間朱元璋總是沉默不語,不打斷、不干涉;

等到最終拍板時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

朱元璋心有自知之明,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不會高談闊論,更不會橫加指摘,而是安靜地在一旁聽取他人的想法。

在學到新的本領的同時,又給部下留下了尊重人才,廣納言論的好印象,於是人心歸附,終成大業。

沉默是傾聽的根本,傾聽是沉默的昇華。

只有人們在相遇時敢於沉默,善於傾聽時,才是真正的靈魂相遇,過多的言語只是掩飾對寂靜的擔憂。

沉默,代表了一種成熟

朱自清説:

“沉默是一種處事哲學,用得好時,又是一種藝術。”

沉默的人大多不爭不搶,不卑不亢,學會把事看淡,泰然處之,不喧譁,不聲張。

沉默是成熟的一種標誌,是對人生的一種參悟,是對生命有了新的理解。

彼時,可能年輕氣盛,充滿表達慾望,凡事爭頭魁,甚至不顧他人感受;

此時,漸知人生諸事,皆為名利所累,人置其中,難免身心俱疲。

以沉默之形,從容之心,淡然應對,才是生活之道。

明代畫家唐伯虎,少年得志,才華橫溢,為人生性張揚,好結交各路朋友。

但唐伯虎恃才傲物,言辭尖刻,常不聽朋友的好言勸告,甚至威脅與好友文徴明絕交。

後來,唐伯虎捲入科場舞弊案,仕途失意;

對官場再無期望的他,自此縱情于山水,脾氣也收斂了許多,懂得尊重並接受他人的建議,終成一代名畫家。

唐伯虎遭遇的人生變故,讓他懂得了與人相處,不能過於鋒芒畢露,否則會引來禍端。

沉靜處事,含而不露,才是待人之道。

沉默是心靈成熟的標誌,是心智成長過程中的轉折點。

沉默,是生活交給你的淡定與收斂,是對別人的謙讓與寬容。

“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

隨遇而安,看雲起雲落;去留無意,觀潮起潮落。

沉默不是逃避,它讓混亂的心迴歸清澈。

沉默是金,在張弛有度間,彰顯其力量感。

當我們歷經滄海桑田,終會明白;

沉默才是喧囂世界裏最美的聲音,沉默是一段修行,是一種大音希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