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税優惠公佈,機構稱每年可節税540元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週二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税優惠。
根據會議要求,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税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徵税,領取收入的實際税負由7.5%降為3%。政策實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發展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是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有利於更好滿足羣眾多樣化需求、提升保障水平。
分析師表示,税收優惠政策落地將加快個人養老金推出進程,緩解養老保障壓力。
“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的政策優惠,將會對居民參與個人養老保險形成鼓勵效應,從而有助於擴大個人養老金的覆蓋面,更好地實現政策目標。”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温彬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
他指出,長時間以來,個人養老金面臨的一大難題是税收優惠不夠。根據2018年財政部等發佈的《關於開展個人税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投保繳費税前扣除限額按月收入的6%和1000元(或年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確定,領取收入實際税負為7.5%。“實際上,7.5%的税率高於不少中低收入者所應承擔的個税税率,如果參保,不僅不能享受到税收遞延的節税效果,反而增加了税收負擔。”
“此次國常會則將税前扣除額統一為12000元,更重要的,將領取收入實際税負由7.5%降為3%,即採用個税最低税率水平,大幅降低了税收負擔。”温彬説。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的測算,將個人養老金領取時的税負由7.5%降低至3%,邊際上每年可以為居民進一步節税540元,有利於提升居民對個人養老金的參與意願。
當前,我國養老保障主要以政府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為主,以企業(職業)年金為代表的第二支柱發展有限且存在嚴重不均衡的現象,第三支柱即個人養老金貢獻微乎其微。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融責任發展白皮書》,截至2020年末,第一支柱規模近8.27萬億元,佔比69.3%;第二支柱規模近3.54 萬億元,佔比29.7%,第三支柱規模近1310億元,佔比僅1.1%。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億人,佔總人口比重達14.2%。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老齡司司長王海東9月20日在新聞發佈會上稱,預計“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佔總人口的比重超過20%,中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佔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在老齡化趨勢下,發展個人養老金的要求日益迫切。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明確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户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
記者 樊旭
【來源:界面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