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嚴峻 台當局停灌節水措施引爭議

中新社台北11月25日電 隨旱情持續延燒,台灣當局農業事務主管部門25日宣佈停止對嘉義、台南地區1.9萬公頃農田明年一期作物的灌溉。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黃安調等民間人士質疑,每次節水措施都針對農業用水,而非高耗水產業,根本不合理。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報道,台灣今年秋季降水創27年來最低紀錄,多地水庫蓄水量不足一半。

台當局“旱災災害應變中心”25日宣佈,嘉義、台南地區1.9萬公頃農田停灌;此前已部分停灌的桃園、新竹、苗栗3個縣市是否繼續停灌,待後續觀察決定。

此外,對於已實施“夜間減壓供水”的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義、台南6個縣市,減壓時長由原本6個小時增加為8個小時。

另據台氣象部門分析,受拉尼娜現象持續發展的影響,明年台灣2至4月份降水幾率不高,旱情仍然嚴峻。

依台當局相關法律規定,台灣水資源供應順序應依次為民生、農業、水利、工業、水運、其他用途等,也規定了應該對用水量大的產業徵收“耗水費”。據統計,台灣用水每月超過1000度的“大户”有8500家,包括石油、基本金屬、電子、造紙、紡織等相關產業,佔總用户數0.12%,用水量佔比卻達30%,且比例每年持續增加。

然而,當局每次遇到旱情,均優先停止農業用水供應,“耗水費”徵收政策也未得以貫徹,引發台灣社會關於工業用水與農業用水的爭論。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黃安調認為,每次節水措施都先犧牲農業灌溉,是由於當局認為農產品價格比不上工業產品,這是眼光狹隘的表現。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稍早前曾指出,當局棄農揚工,只顧扶植高耗能產業,供應低廉的工業用水,等於補貼境外消費者、投資者。她呼籲,當局應正視民生用水和工業用水的區別,調整水價。(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25 字。

轉載請註明: 旱情嚴峻 台當局停灌節水措施引爭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