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環球時報記者 陳青青】香港律師會24日傍晚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會員大會,改選5名理事。法治被視為香港的基石,這場改選因此引發高度關注。
香港律師會創會已有114年,擁有1.2萬會員。根據會章,每年須不遲於5月31日舉行週年會員大會,會上將改選5名最資深理事,但由於疫情,今年會員大會延後至8月舉行。香港01網24日稱,此次改選共有11人蔘選,其中4名參選人羅彰南、白樂德、韋恆理及馬秀雯被視為所謂的“開明派”,經常介入政治事務;黃巧欣、陳國豪、傅嘉綿、袁凱英和岑君毅為“專業派”,主張聚焦法律專業事務;另外兩名參選人為黎蒑和唐瑋綸,表面上立場不明。
有港媒稱,打着所謂“開明派”旗號的參選人,其實和“開明”二字所代表的理性精神沒有任何關係,而是徹頭徹尾的“煽獨派”,長期與反中亂港勢力勾結。其中馬秀雯被披露曾在美國媒體發表抹黑香港警隊的言論,捏造“警暴”,煽動仇警。2019年“修例風波”最嚴峻之時,她還高調與何俊仁等亂港分子一同參加所謂的法律界“黑衣遊行”。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秘書長陳曉鋒博士2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直言,表面上看來似乎是“開明派”和“專業派”的角逐,實際上卻是法律界的“正邪之爭”。多名所謂“開明派”參選人都有支持黑暴的歷史,與目前香港國安法新時代和“愛國者治港”原則產生嚴重衝突。
在完成理事改選後,會長及一名副會長席位也將改選,由20名理事互選,這意味着本次理事改選的結果將直接牽動會長選舉結果。特首林鄭月娥17日點名律師會不要政治凌駕專業,否則特區政府“會考慮終止關係,包括委任律師會成員加入司法人員委任推薦委員會,以及法援服務局的過往做法,亦會重新審視”。上週六,“開明派”的候選人羅彰南聲稱因選舉受匿名恐嚇,“在考慮個人及家人的安全下,宣佈退選”。但由於律師會章程不設退選機制,候選人只能在當選後選擇辭職。有港媒稱,對於律師會自身,本次改選有可能影響“煽獨派”對於理事會的控制權;對公眾而言,眼見“教協”“杏林覺醒”和“法政匯思”等高度政治化的所謂專業團體接連解散,自然也關心律師會是否步其後塵。加上羅彰南退選後,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又遭不明人士意圖闖入,“從不同角度來説,本次改選都可謂受到全城矚目”。
根據《法律執業者條例》,律師會具有多項法定職能,包括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介入律師行業務等,同時多個法定機構、委員會均有律師會代表。但近年來,律師會政治化傾向明顯。頭條日報網刊登的一篇文章稱,每當警方在暴力衝突現場拘捕涉嫌違法人士時,事主就會高聲報出姓名、身份證等個人資料,目的就是讓在場人士記下,通知律師給予協助,背後支付相關費用的很多時候都是前不久宣佈解散的“612基金”。也就是説,從暴力破壞、議會護航到法律支持,反對派有一整套系統配合。與黑暴違法活動有關的訴訟,已經在業內形成一條產業鏈,影響了行業生態。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傅健慈2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説,從“開明派”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們根本是“攬炒派”,如果律師會徹底“黃化”,後果不堪設想。
“專業派”候選人之一、孖士打合夥人傅嘉綿稱,“修例風波”中有律師在街上被人打得頭破血流、旺角商店被縱火,這些都使他心痛,除了市民安全受威脅外,對營商環境影響非常大,導致他決心參選理事。他説,有自我監管權不是必然權利,前提是政府認為律師會專業掛帥、公平公正,適合擔任這個角色。傅嘉綿擔心律師會一旦政治化,會失去與內地的交流渠道,對參與跨境業務的同行非常不利。陳曉鋒博士24日也對《環球時報》説,一個專業團體如果只顧着搞政治,就會喪失其專業精神和代表性。北京和港府的發聲既是“苦口婆心”的善意提醒,又是在某種程度上對反中亂港分子的嚴正警告,希望有關人士能夠尊重憲法和基本法,尊重香港法治。
有港媒24日評論稱,近年來極端勢力不斷滲透,律師會理性務實的傳統不斷被侵蝕,形勢到了危險邊緣。毫不誇張地説,此次選舉關乎律師會百年基業能否得到延續,尤其是面對新時代新機遇,香港法律團體如果與內地不相往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付出更大代價。文章質問道,作為專業團體,本就應該以業界利益為依歸,“為了某些人的政治立場,難道值得斷送一整個業界的利益嗎?”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