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説一遍,雷克薩斯LM不是車,是千萬富翁入場券
我見過最牛的一種測試,就是拿着埃爾法去做過彎測試,然後得出埃爾法不值100萬的結論。
當消費者選擇它的意圖已經脱離了產品本身價值,我們就要考慮商品的“社交屬性”,買它的消費者是更關注操控好不好,還是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產品來完成自己上升式社交意圖。
埃爾法與奔馳S級一樣,它們不是簡單的車,而是更深一層次的社交工具。如果你搞不懂這個事實,那隻能説你仍然不具備消費埃爾法的實力。
能夠消費100多萬選擇一台埃爾法的人,實力必然不一斑。
請不要隨意的説出“人傻錢多”這句話,埃爾法加價的錢就能買一台別克GL8,首先埃爾法的消費人羣就與別克GL8消費人羣完全不同,一個是為了簡單的商用化,另一個則有可能是為了做上升式社交用。
當資產達到一定階段,消費行為必然是建立在社交基礎上,對產品的抉擇已經脱離了產品本身的價值。
車圈表圈都一樣,有人認為都2020年了抬起手機就能看到時間,難不成那些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買表的人都是“人傻錢多”?表就是最純粹的社交工具,帶什麼表不用張嘴,別人就知道你是什麼性格你是什麼消費能力。
這就是表存在的意義,腕錶的意義早已經脱離了其觀察時間的本質,已經成為一種彰顯實力的陪襯品。就像這塊成吉思汗三問表,一隻手錶就能在二線城市買三套房,你卻要説買這塊表的是“人傻錢多”,還不如買房子划算,你以為帶這表的差房子住嗎?
雷克薩斯LM更是如此,你以為加價幾十萬買這台車的人,實力比你弱?
某種意義上來説,雷克薩斯LM已經成為一種頂級的社交工具,與百達翡麗、勞力士等成為一種脱離產品本質的“消費藝術”,選擇這些產品的消費者已經不關心其產品本質多麼出色,消費它們能夠獲得其它產品所沒有的商業價值,才是加價選擇它們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理解不了雷克薩斯LM、埃爾法加價的由頭,這點不難理解。
因為對於千萬富翁以及豪門消費者來説,消費到同級別最好、最有面子的產品,才是他們購買的初衷,你以為買雷克薩斯LM的只有一台車?你以為他們買這台車是為了測試懸架多麼有韌性,開起來多麼有質感?
我認識一位大哥,買的就是一台埃爾法,家裏還有一台寶馬X5M。
出門談生意座埃爾法出門,自己開就是寶馬X5M,用他的話來説,車已經脱離了他使用的本質,埃爾法更像能代表他的實力,而且也是當時環境中能夠買到最好的一台家用保姆車,自己如果想開車,那就開當下最能體現操控樂趣的寶馬X5 M。
有時候你真的想不到有錢人的腦子裏想的是什麼,更想不到他們有多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