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國家為何都叫“斯坦”,有何含義為何中國也被叫“斯坦”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眾所周知,地球上70%的面積都是屬於海洋的,只有剩下的30%才是適合我們人類居住的陸地。在這僅佔據地球面積30%的陸地上,存在着很多的國家,其中就包括了我們生活的中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位於最大的大陸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也就是中亞地區,這裏的國家的名字在翻譯成中文後都有“斯坦”兩個字,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而且為什麼就連中國,也被人們叫做“斯坦”呢?
部分有去過中東國家遊玩過的人可能就知道了,中亞國家大部分都是穆斯林國家,裏面的人大部分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而且使用的主要語言也是阿拉伯語。我們現在説的穆斯林三個字,正是來自於阿拉伯語的,所以很多人也認為所謂的“斯坦”,應該也是來自於阿拉伯語的。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個樣子的,穆斯林國家使用的阿拉伯語跟“斯坦”這兩個字沒有什麼聯繫,“斯坦”一詞主要是來自於波斯語。
曾經在阿拉伯國家還沒有建立的時候,中東地區的主要統治者就是波斯人,而波斯人使用的語言,自然就是波斯語了。在波斯語中,“斯坦”一詞的含義就是地方的意思。由於在那個時候波斯帝國基本上就是一家獨大的,為了方便跟波斯國交流,那個時候的中東國家也開始使用這個詞了。等到後面阿拉伯帝國建立的時候,中亞地區的國家慢慢的就成為了穆斯林國家了,波斯帝國的影響力越來越低了。雖然是這樣子,但是以前傳下來的習慣卻是很難改變,很多穆斯林國家的用語上面都有波斯帝國的影子,比如説我們本文要説的“斯坦”。
我們知道了“斯坦”代表的意思了,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曾經我們中國也被人們叫做“斯坦”。可能很多人覺得奇怪,我們中國不曾被波斯帝國統治過,不使用波斯語,為什麼還會被人叫做“斯坦”呢?又是什麼人叫我們中國為“斯坦”的呢?這個國家就是古亞美尼亞。
這個國家曾經是蘇聯的一員,但是自從蘇聯解體之後,就成為了一個國家了,古亞美尼亞主要使用的語言是俄語還有亞美尼亞語言。在古代的時候,古亞美尼亞叫我們中國為“Cenastan”,翻譯成我們漢語的話,就是秦地的意思。但是這個翻譯並不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畢竟秦國二世而亡,古亞美尼亞跟我們中國有過聯繫是在絲綢之路的時候,而絲綢之路是在漢代的時候發生的。所以這個詞語翻譯成漢地還差不多,説是秦地就有點勉強了。
原本人們還在為翻譯成秦地還是漢地而爭論不休,有人查閲了有關於古印度的書籍,又有了新發現。人們發現“Cenastan”這個詞來自於古印度的梵文,現在認識梵文的人基本上已經很少了,但是這個梵文翻譯成我們的意思的話,就是“震旦”。而“震旦”在古印度的記載中,這個詞就是日出東方的意思。
要知道,不同於現代,古時候人們是很迷信宗教的,這也給佛教發展壯大的機會。當時信仰佛教的國家有很多,除了印度跟中國之外,很多中亞國家也信仰佛教,其中就可能包括了亞美尼亞。隨着時間的推移,可能這些國家慢慢的不再信仰佛教了,但是曾經使用的習慣,卻是很難改變的,這個詞彙也就這樣子傳下來了。
雖然時間過去了兩千多年了,但是從古印度流傳下來的“震旦”,至今依然還是有很多地方在使用,我們國家很多地方都能夠看見這個詞的蹤跡。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比如現在的名牌大學——復旦大學,這所大學最開始的時候不是叫這個名字的,而是被人們叫做“震旦大學”,由此可見我們國家還是有使用這個詞的習慣的。
結語
雖然形容我們國家時,古亞美尼亞並沒有直接使用“震旦”這個詞,但是卻用了相同意思的“斯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國家被稱之為“斯坦”的原因了。其實這樣子的例子有很多,我們生活總是能夠發現一些地方的名字非常的奇怪,有點驢唇不對馬嘴,但是我們要是仔細探究的話,發掘背後的故事,可能我們就能夠了解到一段有意思的歷史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易青文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