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印度最後關頭退出RCEP自貿區,4大原因鑄成“歷史性錯誤”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綜合

文丨西樂 審丨高靜
此前,莫迪與拜登進行首次電話會談。此後,莫迪發文強調印美的戰略伙伴關係將會更加堅定。印度媒體也因此而興奮不已,甚至宣稱印度“入常”的計劃有望獲得美方支持。
乍一看印度最近似乎風生水起,實際上就在11月15日印度錯失了進入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的機會。最後關頭主動退出RCEP自貿協定讓印度虧大了。而鑄成這一“歷史性錯誤”的主要原因包含4點。

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形成,印度最後關頭主動退出
長達八年的談判終於促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的構建,15個成員國正式簽署RCEP自貿協定,除了東盟十國外,成員國還包含了新西蘭、澳大利亞及中、日、韓五國。
縱觀RCEP自貿區的規模可知,其年均GDP可達26萬億美元,經濟體量佔全球三分之一。該一體化市場的構建,能促使亞太地區主要國家形成實際上的開放型、多邊貿易體制,對加深區域合作、穩定全球經濟均具有標誌性意義。

然而在協議簽署國中,人們並沒有看到此前一直參與協議簽署談判的印度。實際上,印度在2019年11月召開的第三次RCEP領導人會議上已經宣佈退出。雖然多國曾極力挽留,日本甚至聲稱會同進退,但因印度不斷要求被“特殊優待”,最終其他簽署國也決定不再強求。
得失之間印度錯誤抉擇,吃虧的終是印度
面對印度“甩了”RCEP一事,新加坡經濟學者克拉布里特犀利評價:這是RCEP的一個挫折,也是印度犯的一個“歷史性的錯誤”。不得不説,在得失之間印度做了錯誤的選擇,而導致這一錯誤發生的原因主要有4點:

印度在經濟發展、生產力與產業實力、勞動力等諸多方面都處於下游位置,無法與其他RCEP國家比肩而行,故而生出難撈好處的擔憂。
印度在南亞區域合作聯盟自貿區有着絕對優勢,對其他成員國家頗多壓制,這滿足了印度的“大國驕傲”。而在倡導平等、公正的RCEP自貿區其很難找到這種“説了算”的感覺,且在諸多領域處於劣勢之中,自然對加入有所遲疑。

印度雖沒有美國的實力,但卻希望像美國一樣做到事事“以己為先”,在進行談判的過程中始終希望保持“特殊地位”、多佔少攤,看到別國均不願滿足自己這一需求,就“耍性子”消極應對談判,甚至選擇退出。
印度自稱大國,將中國看成對手,尤其是在獲得美國的拉攏之後更是自信心膨脹,要與中國一較高下。因自知在RCEP中無法擁有如中國一般的影響力,“不服氣”“不甘心”讓印度失去了“必須加入”的動力。
印度一直以為自己算盤打得精,實則是做着大國夢、長着“小國”心,執政者“缺乏大思維,徒有大夢想”的思考模式,終究是讓印度虧大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中國軍魂》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第一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