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光明書話】
作者:陳華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副編審)
當前,“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作為高頻詞,成為社會各界討論的焦點。最近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主編的《國內大循環》一書,收錄了何毅亭、黃羣慧、黃奇帆、遲福林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的理論文章,圍繞今後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發展建言獻策。
《國內大循環》 張佔斌 主編 湖南人民出版社
《國內大循環》分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發展環境新變化”“新形勢下內需戰略”三大部分,由36篇文章組成。文章站在時代的高度,聚焦經濟社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從不同的維度提出有現實價值、有建設性意義的對策。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涵都十分豐富。
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二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打造新發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以我為主,同時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世界經濟遭遇重挫,全球需求市場萎縮,國際局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複雜格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近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其中發達經濟體將萎縮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萎縮3%。在這一背景下,我國“雙循環”戰略格局的提出受到各方密切關注。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面對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綜合做出的強國戰略。《國內大循環》一書告訴我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着着力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強調以國內經濟循環為主不意味着關門封閉,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通、促進。
“十四五”時期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尤為重要的時期。何毅亭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是重大戰略判斷》一文中,對於新發展階段的基本內涵,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新發展階段的提出,表明我國即將勝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階段的歷史任務,正式進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階段。從經濟社會發展角度看,在新發展階段,我國要全面構建高質量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幅提升,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優化社會結構,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本書作者張佔斌有自己的見解。本書收錄《在危機中變局中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文中,對於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他認為,面對困境、風險和挑戰,要從哲學的高度辯證地看待困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篳路藍縷闖出的一條道路。今後,要繼續擴大開放,加快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消費轉化,由製造大國向消費大國轉變。筆者認為,一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力,相當程度上取決於整個經濟產業鏈的綜合競爭力,要確保經濟安全必須從戰略全局着眼,建立維護我國經濟產業鏈安全的有效機制。
經濟活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動態的週而復始的循環過程。國內大循環視野下的經濟建設如何發力?黃羣慧在《國內大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文中提出了建議: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國民經濟的“經絡”,攻克“卡脖子”技術問題,暢通產業鏈和創新鏈;培育公平競爭環境,暢通市場體系和供求循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暢通金融和實體經濟之間的循環。
建設“雙循環”的經濟格局,專家學者各有對策。黃奇帆在《打通中國經濟“雙循環”有哪些超常規思路?》一文,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在國內大循環方面,要打通科技強國的全流程創新鏈條,以新基建加快數字經濟產業化、傳統產業數字化,多措並舉刺激消費、促進就業、提高保障。而在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面,要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構建“一帶一路”合作創新網絡;穩步降低關税水平,適度增加進口,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話語權;抓住機遇加快FTA(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談判和制定;以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為依託,拓展開放的高度、深度和廣度。
“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建設必須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其一是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其二是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其三是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總之,《國內大循環》一書,幫助讀者釐清了“國內大循環”所涵蓋的內核知識點,從數據到案例講清什麼是“大循環”“雙循環”、為什麼要進行國內大循環,解讀當前經濟發展存在的棘手問題,破除“大循環”“雙循環”理解誤區,講透了經濟發展新格局下的戰略與機遇。專家學者們以嚴謹清晰的邏輯、通俗易懂的觀點,本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路向,對今後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提出各種有效路徑,凸顯深厚的專業水準,彰顯知識分子的責任擔當。幫助大家看懂經濟發展新格局,找準高質量發展之路,看清未來發展新趨勢。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4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