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整體上看起來,“奧密克戎”製造的這波疫情高潮已經過去了,但是這只是表面數據,多個歐洲國家現在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萬萬沒想到的是,即便是面對這樣的情況,英國也決定“與新冠共存”,徹底給予英國陽性患者“自由”,似乎想要一舉成為“全球毒源”。
環球網25日報道稱,經過了近一年的“醖釀”之後,英國政府終於給出了最終答覆,英國首相還是宣佈了全英國“與新冠共存”的行動。按照這份波及全英國的“共存計劃”,即便是已經被檢測出了陽性的患者,也不用接受衞生部門提出的“集體隔離”,不僅於此,甚至就連此前的“自我隔離”也不需要了。也就是説,英國患者徹底自由了。
事實上,英國此舉就是“極大的不負責任”,這是要讓全球各國為英國人買單。就像現在的歐洲國家,雖然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事實上,疫情仍然具備“燎原之勢”,極有可能在西方國家的防疫漏洞中再次火燒整個歐洲,相信英國政府也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英國人還是這麼做了,而他們的依靠,可能就是所謂的“疫苗覆蓋率達標”。早在去年的時候,約翰遜就曾驕傲地宣佈英國“首個”實現了免疫目標,達到了前所未有的70%接種率。在宣佈自己達標後,英國就迫不及待的提出了“大解封計劃”。這項計劃直接取消了絕大部分的防疫限制,讓英格蘭居民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自由”。
但是根據新冠病毒的高突變性可以看出,疫苗的防疫能力是有限的,變種病毒很有可能突破現有的免疫防線,極大的降低疫苗的免疫率。雖然疫苗的接種能夠整體降低重症率,但是傳染率卻不受影響。而疫苗存在讓病毒變得更加“隱秘”--感染者多為無症狀或者輕症。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徹底不管控陽性患者,就是想要成為“全球毒源”,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歐洲人都會接種疫苗的。就像此前加拿大鬧出的卡車抗議活動,不少歐洲國家公民有樣學樣,也在歐洲掀起了這樣的抗議活動,甚至還要包圍歐洲的“政治中心”布魯塞爾。
由此可見,相比於獲得完整的疫苗免疫力,歐洲人更想要的是“自由”,即便是這種“自由”需要以健康為代價,甚至以生命為代價,他們也在不斷的追求。哪怕是最基本的佩戴口罩要求,這些反疫苗的歐洲人也認為是一種阻礙,一種被“剝奪自由”的象徵。
這種思想在英國也是極其氾濫,很多人認為英國已經“足夠安全”,所有的防疫措施已經“過時”,英國不需要額外的防疫手段。明白了英國人的需求後,約翰遜就對症下藥地推出了現在的“與新冠共存”計劃。説白了,這就是約翰遜討好民眾的體現,也是其自救的體現。
因為各種派對醜聞,約翰遜已經被打上了“不被信任”的標籤,大部分的英國人認為他已經不適合待在現在的位置上了,英國需要一個全新的領導人領導自由。與此同時,約翰遜的靠山--保守黨內部也有人提出了“棄卒保帥”的説法,想要犧牲約翰遜平息英國人的憤怒。
不過現在的英國人已經不好糊弄了,他們明白現在的行動都是“表面妥協”,一旦約翰遜度過了眼前的難關,那麼約翰遜還是那個約翰遜,英國還是那個英國,無法讓英國人保持自己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