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100天,透露10大信號

截至6月3日,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已經100天了。對莫斯科、基輔和華盛頓來説,要讓這場衝突終結,似乎還遙遙無期;而對渴望戰事落幕的烏克蘭難民來説,這段難熬的時光,無比漫長。

局勢將如何演變?也許從10個信號,可窺見一斑。

信號一

雙方都現疲態

2月24日入烏後,俄軍發起的“閃電戰”未能奏效,一度被唱衰將戰敗。而烏方牢牢佔據道德高地,靈活結合輿論戰、信息戰、制裁戰等,讓“北極熊”體驗了一把21世紀“混合戰”的威力。

不過,按俄方説法,普京的打法精確而剋制,主要是考慮“不傷及平民”。從預計的“摧枯拉朽”到拖成“持久戰”,一方壓倒、拖垮另一方的情況沒有出現,有的只是互相消耗,大家都疲於應戰。拖下去,對雙方都不是最優解,必須想辦法破局。

信號二

勝利天平傾斜?

行動第二階段,俄方將整體攻勢收縮到了局部,慢而穩地推進,旨在全面控制烏東頓巴斯地區和南部。

目前俄方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僵持數月的馬裏烏波爾之戰,以亞速鋼鐵廠的烏軍和外國僱傭兵全面投降劃上句號;隨着俄軍控制盧甘斯克地區95%領土,具有收官意義的北頓涅茨克合圍戰,即將以俄軍勝利告終。

俄烏衝突100天,透露10大信號
資料圖:亞速鋼鐵廠。圖片來源:俄衞星通訊社航拍影像

俄外長拉夫羅夫直言,“解放頓巴斯”“無條件優先”,志在必得,沒得商量。烏總統澤連斯基指出,俄方最大程度地集結火炮和儲備,是為了實現早已制定好的“100天目標”。他承認,頓巴斯戰局對烏軍來説,已“極其艱難”。

信號三

和談已被凍結

普京最初的目的是以戰促談,逼迫烏方回到談判桌。澤連斯基也承認,政治談判是最終的唯一途徑。但和談一波三折,3月底,俄烏代表團在伊斯坦布爾的談判已稱得上是迄今最有效的一次,自那之後,就陷入停滯。

此間,澤連斯基與烏高層的態度反覆多變、自相矛盾。6月2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指出,俄已明確表達要求,但基輔迫於其“監護人”壓力,寧願凍結談判。談判走不通,也倒逼俄烏繼續訴諸軍事手段,期望戰場取勝以增加談判籌碼。

信號四

制裁威力漸顯

同時,俄羅斯正面臨西方史無前例的制裁和孤立。不僅包括金融和經濟,還延伸到了文化、體育、意識形態等領域。

雖然克里姆林宮將金融工具用到了極致,試圖自成體系地對抗打擊,但拜登稱,有信心“讓俄經濟倒退15年”。多領域的制裁,將隨着時間推移慢慢滲透到俄社會的各方面,導致經濟低迷、發展萎縮、民眾生活受影響。

路透社披露,由於外匯儲備被凍結,俄方無法支付190萬美元債券利息,或出現近一個世紀以來最重大的外債違約。接下來,普京必須確保經濟基本面和社會總體穩定,儘早解圍,否則,事態可能在到達臨界點後急劇變化。

信號五

人道危機暫緩?

聯合國難民署此前稱,俄烏衝突發生以來,已有650多萬人從烏離開,他們缺衣少食、無家可歸。聯合國兒童基金會6月1日表示,烏局勢給該國境內300萬兒童和難民收容國的220多萬兒童,帶來毀滅性後果。

目前,200多萬人獲得了救生保健、醫療用品及安全飲用水;61萬名兒童和照顧者得到心理健康和社會心理支持;近30萬個弱勢家庭被加入人道現金援助方案。

此外,5月30日,烏內政部長顧問安德魯西夫表示,如今烏克蘭人回國趨勢趨於穩定,已有60%的烏難民,也就是480萬人,已經回國。

信號六

歐洲嚴重“內傷”

歐洲已經對俄發起五輪制裁,第六輪剛剛敲定,但總以一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進行。無論是石油、天然氣、煤炭,還是糧食、麪粉、食用油,由於俄烏衝突和對俄製裁的巨大沖擊力,歐洲各類物價瘋漲,通脹高企、民怨載道,歐盟和歐元區國家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反噬”明顯。

隨着時間推移,更多問題暴露,歐洲國家分裂為幾大派別。脱離歐盟的英國以及波羅的海國家主張嚴厲制裁和削弱俄羅斯,但匈牙利等國反對與俄能源“脱鈎”。德、法“兩駕馬車”,更主張俄烏儘快談判以結束衝突。

為了安全防務,脆弱的歐洲不得不犧牲經濟利益,被美國裹挾。俄歐互搏只能讓“內傷”加劇,隨着“傷勢”惡化,勸和促談的聲音會越來越大。

信號七

烏克蘭被“掠奪”

顯然,美國算盤打得更精。美國截至目前已豪擲500多億美元支援烏克蘭,但這“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就暗中標好了價格。

在美國最新的400億美元援烏法案中,軍火商將穩拿173億美元,烏克蘭估計能分得60億美元,但是,按俄高官的説法,400億美元都由烏克蘭來背,債幾輩子都還不完。不僅如此,拜登5月上旬簽署租借法案加速對烏軍援,實質上還是要烏掏錢買武器。

但是,深陷困局的烏克蘭哪有錢呢?作為“歐洲糧倉”,小麥就成了抵債品。美國和歐盟計劃用兩個半月從烏運出2000萬噸糧食,説要援助非洲和中東,但俄方揭露,這些糧食實際被運往歐洲,很可能用來換武器。

信號八

美國可能“出戏”

事實上,即使高價換來的武器到了烏軍手裏,烏軍還是節節敗退,以至於烏外長庫列巴猛烈抨擊北約見死不救,“幾乎什麼都不做”,並形容“戰爭是一場揭下面具的考驗。”

美國最賣力演的“戲”,不在烏克蘭。通過俄烏衝突削弱俄羅斯、榨乾烏克蘭、讓歐洲聽話、讓北約擴張、大發戰爭財,順便收割一波迴流的資源,美國坐收漁利,多重戰略目的已接近達成。

揭下面具就能看見,美國的“醉翁之意”在亞太。通過印太戰略,美國領導的北約,手比任何時候都伸得長。拜登的亞洲行專訪了日韓,啓動“印太經濟框架”,召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開會。加上美國-東盟特別峯會的雖遲但到,一招一式,都是在中國周邊比劃。

美高官確認,無論俄烏打得多麼不可開交,美國的視線焦點也不會從亞洲移開。

信號九

底線正在浮現

美總統拜登近日對《紐約時報》闡明美國立場的五個“不”,即不尋求北約與俄爆發戰爭;不鼓勵烏在其境外實施打擊;不會向烏施壓要求其對俄讓步;不會試圖“推翻普京政權”;不認為俄打算動用核武器。

這實際把美國的態度講得很明白了,對俄方不會用核武器這一底線,美國看得很清楚。對烏局勢,美國不願介入太深,雖然不停“拱火”,但始終熱情有限。美國的一大底線就是,俄烏打歸打,美國和北約絕不插手,絕不派兵,不會為一個可能永遠也加入不了北約的烏克蘭消耗一兵一卒。

根據意總理德拉吉的説法,歐盟真實的“底線”也呼之欲出了。他表示,除意大利外,幾乎所有歐盟大國都反對加急賦予烏克蘭歐盟候選國地位,排隊等入盟的國家,更反對烏“插隊”。按歐洲人的想法,烏克蘭入盟至少要耗15年或20年。

信號十

版圖會改變嗎?

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68歲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近日先後就烏克蘭問題發表看法。基辛格提醒俄烏儘快談判,讓兩國分界線恢復“原狀”。“原狀”被認為是指俄方“正式控制”的克里米亞、“非正式控制”的烏東地區。

安倍則説,俄烏衝突發生前,如澤連斯基能承諾烏不加入北約,或給予烏東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地區高度自治權,還有避免衝突的可能。

兩人的言論,被解讀為暗示烏克蘭放棄部分領土換取和平,遭到澤連斯基等人批評。

但事態似乎正朝政治家們建議的方向發展。

一是俄軍控制下的烏克蘭赫爾松州上月申請加入俄羅斯,雖未能通過,但普京已籤令允許當地居民依法獲取俄公民身份,並讓盧布在當地流通。

二是馬裏烏波爾和頓巴斯的戰事進展,使得俄打通從克里米亞半島-烏南部-頓巴斯-俄西部的陸上通道,解決了中斷8年的克里米亞半島供水問題,並控制烏80%海岸線,使俄後勤補給得到保障,戰場靈活性增加。

2日,澤連斯基承認,俄方已控制烏克蘭125000平方公里,約1/5土地,面積“遠超”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總和。俄方最終會怎麼處置這些土地,烏克蘭版圖會不會變化,就要取決於接下來的戰場結果了。

(原標題:俄烏衝突100天,透露10大信號!俄控制烏1/5領土)

來源:中國新聞網

流程編輯:TF060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2 字。

轉載請註明: 俄烏衝突100天,透露10大信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