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受挫!IMF執董會發聲明力挺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結束“偏袒中國”指控鬧劇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強 王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12日發表聲明,稱“重申對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的領導能力和繼續有效履行職責的能力充滿信心”,使有關格奧爾基耶娃“偏袒中國”“施壓提高中國營商環境排名”的鬧劇告一段落。據外媒報道,歐洲國家和中國、俄羅斯對格奧爾基耶娃表達了支持,而美國在該鬧劇中扮演的角色受到關注。即使在IMF重申支持格奧爾基耶娃後,美國官員、議員仍試圖繼續挑動這一話題。

法新社12日報道稱,近兩月來,格奧爾基耶娃的命運一直懸而未決。她是保加利亞經濟學家,也是首位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IMF總裁,曾擔任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9月16日,世界銀行委託美國威凱平和而德律師事務所撰寫的一份調查報告稱,格奧爾基耶娃在世界銀行任職期間,曾向下屬施壓,要求提升中國在世行頗具影響力的《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格奧爾基耶娃否認相關指責,美國議員則要求她離職。

美國受挫!IMF執董會發聲明力挺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結束“偏袒中國”指控鬧劇

IMF執行董事會12日發表聲明稱,其與格奧爾基耶娃和發佈報告的美國律所進行廣泛討論後認為,格奧爾基耶娃在擔任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期間,在處理“涉嫌被操縱的《2018 年營商環境報告》”時並未表現出不當行為。“在研究了所有提交的證據之後,執董會重申對總裁的領導能力和繼續有效履行職責的能力充滿信心”,聲明稱,“執董會今天召開會議,以結束對有關問題的審查”。格奧爾基耶娃12日對此表示感謝,並再次重申相關指控“毫無根據”。

英國《金融時報》稱,為了在格奧爾基耶娃的去留問題上達成共識,IMF執董會已經糾結數天,其24名董事之間存在着激烈分歧。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和中國、俄羅斯站在一邊,擁護格奧爾基耶娃,而IMF的兩個最大股東美國和日本則對她表現出抵制,呼籲進行更長時間“有力的審查”。路透社稱,歐洲的支持很重要,因為IMF總裁傳統上是由歐洲政府選擇的,而美國政府提名的是世界銀行行長。

美國“政治”新聞網12日稱,以法國為首的歐盟各國為格奧爾基耶娃當上IMF總裁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以確保由歐洲人擔任IMF總裁,各方擔心中國、日本和新加坡可能會爭取這一職位。報道稱,在IMF執董會,各國根據在IMF的持股比例擁有一定的投票權。但如果沒有美國的幫助,歐洲的投票不足以讓格奧爾基耶娃保住她的職位。彭博社12日稱,美國告訴IMF執董會,它不尋求罷免格奧爾基耶娃。報道稱,在IMF任職期間,格奧爾基耶娃為幫助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抵禦新冠疫情所做的努力贏得了讚譽。今年早些時候,她率先分配了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

《紐約時報》11日稱,美國是IMF的最大股東,在格奧爾基耶娃受到指控後,美國拒絕對她表示公開支持,但最終也沒有要求她下台。格奧爾基耶娃沒有下台“可能會給拜登政府帶來政治上的打擊”,因為美國國會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人敦促拜登政府對此“全面問責”。《金融時報》稱,拜登政府不堅持讓格奧爾基耶娃下台的決定立即引發了國會共和黨人的強烈反對。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麥克亨利表示,“這一決定糟糕地反映出美國在IMF的領導力。美國政府無視了兩黨關切,並屈服於其他國家的壓力。”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11日發表聲明,承認沒有直接證據要求IMF更換領導層,但稱相關調查提出“合理”擔憂問題,美國將繼續評估圍繞這一指控有關的任何新證據,並密切監督IMF未來的表現。為加強IMF的數據完整性和可信度,必須採取積極措施。

在此過程中,許多行業人士對格奧爾基耶娃表示支持。“德國之聲”稱,曾協助監督《2017年營商環境報告》撰寫過程的世行官員德瓦拉詹以及世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均公開聲援格奧爾基耶娃,認為相關指控不實。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裏·薩克斯9月底在《金融時報》上發文表示,反華狂躁和“反北京歇斯底里”才是美國一些人反對IMF總裁的根本原因,這並非涉及所謂的世行數據的神聖性或她的管理水平,而是關於中國在一個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多邊機構中的作用。美國國會中許多人希望格奧爾基耶娃辭職,原因無非是她不以北京為敵。

IMF和世界銀行2021年秋季年會於10月11日至17日在華盛頓舉行。彭博社稱,儘管得到了支持,但對格奧爾基耶娃的指控以及她隨後對職位的捍衞之戰,仍可能給世行和IMF的年度會議蒙上陰影。這兩個機構目前都肩負着支持全球各經濟體克服新冠疫情的任務。這些指控可能還會影響格奧爾基耶娃在IMF的剩餘任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6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國受挫!IMF執董會發聲明力挺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結束“偏袒中國”指控鬧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