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為什麼寫《今日重讀〈體育之研究〉》丨長江評論

長江日報評論員李煦

2021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已公佈,湖北考生使用的是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閲讀材料是毛澤東《體育之研究》中的一段話。

巧合的是,2019年10月20日,長江日報刊發了我寫的評論文章《今日重讀〈體育之研究〉》,概述了《體育之研究》的主題、背景、結構和主要內容。

當時,正值武漢舉辦軍運會。軍運會10月18日開幕,10月17日晚上,大家都在忙於準備次日開幕的版面,我發現自己負責的軍運會會刊評論版上還缺一條稿件,當時時間有點緊了,我來不及找別人寫,就決定自己寫一條。寫什麼呢?我想到第二天軍運會就要開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世界軍人運動會,這個“首次”給我啓發,要從歷史上尋找新中國體育運動的某種脈絡。

然後我就看到了毛澤東1917年寫的《體育之研究》這篇文章,頓覺“醍醐灌頂”。文章前言部分開門見山,只用25個字,就交代了歷史大背景、點出要害關節:“國力苶弱,武風不振,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此甚可憂之現象也。”首先是“國力”,然後就是“武”與“體”,作者的所思所想,呼之欲出。

毛澤東寫此文時24歲。在此後的歲月裏,他和戰友們經過摸索,找到了救國大道,經過前赴後繼的奮鬥,終於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力苶弱”的國運改變了,“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的面貌也改變了,結合第二天就要開幕的軍運會,這種來自歷史縱深的強烈對比促使我寫下了《今日重讀〈體育之研究〉》。

《體育之研究》出現在2021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中,從題幹來看,顯然不是要考生談體育,而是談歷史和當下。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100年來,中國經歷了開天闢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的歷史鉅變。當下我們無比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如果説,民族復興是幾代人的接力賽,那麼,歷史的接力棒將交給今天走入高考考場的這一代青年。身處偉大的歷史時刻、偉大的歷史現場,這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要求中國青年具備足夠的“歷史感”。

只有具備“歷史感”,明白自己在歷史長河中的位置,才能擔負起歷史責任,扮演好自己的當下角色,完成好時代交給自己的使命。2021年,多地高考作文試卷把時間、歷史、時代、人生作為“關鍵詞”,這絕非偶然。

【編輯:張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6 字。

轉載請註明: 兩年前我為什麼寫《今日重讀〈體育之研究〉》丨長江評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