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犯錯在陽台罰站,媽媽以為在認真反省,走近一看哭笑不得
寶寶天性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好奇心強,勇敢探險,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着好奇心。因為一無所知,所以勇於探險。正是孩子這種不知者無畏的勇氣所以孩子經常做錯事情,有時候父母也會不得不對此做出一些小處罰。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也是關於寶寶做錯事情被媽媽做小處罰,視頻的內容是這樣的:一位小男孩子站在陽台,看起來很乖。只見他雙手放背後,媽媽給小男孩子打扮得很新潮,黑白相間的外套,配着墨鏡,簡直就是個小潮男,看得出來媽媽平常對這個小男孩的疼愛。
可是,這個男孩子究竟為什麼站在陽台上一動不動呢?原來,這個男孩子因為做錯了
事情,被媽媽做了小處罰,罰他站在陽台上想想自己的過錯。
只見這個小男孩站在陽台,一動也不動,似乎真的在思考自己的過錯。媽媽把鏡頭拉近,發現小男孩子還是紋絲不動,但是態度還是很誠懇的。
媽媽的心有點動搖了,覺得孩子態度這麼誠懇,肯定知道錯了。於是媽媽上前,心裏想着:他都知道錯了,一個人安靜呆了這麼久,讓孩子認個錯就算了。
媽媽看兒子態度誠懇,想放過他一馬。於是便上前,想讓兒子跟她認個錯便算了,不罰站了。
媽媽上前仔細一看,這孩子哪裏是在懺悔和思過?他的注意力被遠處的挖掘機和大貨車給吸引了,正看的津津有味,媽媽看完後哭笑不得,她本以為孩子是在懺悔和思過,所以才會這麼安靜,原來是在看遠處的挖掘機和大貨車在工作呢。
對此網上的網友們看完這個視頻,議論紛紛:
網友一:這個小朋友實在是太機智了,邊罰站可以邊看外面的風景,何樂而不為呢?
網友二:這讓我也想起了我小時候被罰站時候做過的消磨時間的事情
網友三:雖然孩子很機智可愛,但是媽媽這樣處罰孩子其實也是不可取的。
日常生活中,孩子犯錯也是常有的事情,那麼,如果孩子犯錯了,家長要怎麼做?
孩子犯錯了,家長要怎麼做才是正確?
1、打罵並不是一個好方法
菁媽以前在農村很多孩子都是被打大的,犯了錯,家長也沒其他好方法就是一條棍子出來,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事實上,家長打完孩子很多時候也做地感覺到內疚,而且可能還要造成孩子內心的傷害。
2、孩子犯錯了,懲罰不是目的,要告訴孩子怎麼彌補這個錯誤
當孩子犯了錯誤,父母體罰孩子不是目的,而是要讓孩子認識到錯誤,而認識錯誤最快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己來體會。
比如孩子打破了一個碗,那麼可以讓孩子拿掃把把地下的碎碗掃起來,並拿着丟到垃圾桶裏。
3、讓孩子承擔責任
教育學家吉諾特博士:一個孩子應該經歷自己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而不是受罰,讓他感到在一個互相關心的親子關係裏是沒有懲罰的。
每一個錯誤行為之後,都會有一個結果,比如説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弄翻碗,那麼孩子今天就要餓着肚子,這就是他需要承受的結果。
孩子在牆上亂話,那麼讓他刷牆,這就是一個自然結果,所以我們要孩子承擔錯誤行為的結果,他就知道他的錯誤行為,自己需要承受什麼後果,下次才會提醒自己不要犯錯誤。
4、明確告訴孩子你的期望而不是指責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其實都不希望是被懲罰的,也不希望被斥責的語氣説教。
比如説孩子洗澡完,洗澡時玩水玩的很久。媽媽如果説:你怎麼又玩這麼久的水呢,孩子可能會不樂意聽,裝着聽不到。
但如果媽媽這麼説:媽媽擔心你在裏面玩太久會着涼了,你下次洗澡的時候,5分鐘我們就結束好嗎?要告訴孩子你的期待,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到底要怎麼做媽媽才會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