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掩蓋歷史,不如坦誠自省

  【國際觀察】

光明日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劉軍

最近,大西洋兩岸之間發生了一場社會辯論。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聯合會決定,把數千冊涉及“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內容,尤其是“醜化和侮辱”北美印第安人的歐洲漫畫書從聯合會所屬的30所學校圖書館下架,其中包括比利時和法國的著名系列漫畫。此舉在歐洲各界引發強烈反應,因為在歐洲人看來,教育聯合會所説的涉及“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內容,不過是客觀描述殖民主義時代加拿大白人侮辱、屠殺印第安土著居民等問題。

2019年,安大略省教育聯合會就搞過所謂的“烈焰”行動,焚燒了30多冊“有辱加拿大土著居民”的書籍。組織者宣稱,要以“烈火淨化靈魂”,反擊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並象徵性地將焚燒後的書籍灰燼作為肥料撒在一棵樹下。聯合會此次行動規模更大,下架的小説、漫畫書和百科全書達5000餘冊,都或多或少地有殖民主義時代白人侮辱、歧視、屠殺印第安土著居民等方面的內容。涉及比利時的是《丁丁歷險記》系列中的《丁丁在美洲》,涉及法國的是《高盧英雄歷險記》系列中的《阿斯泰利克斯和印第安人》,以及以描述牛仔盧克為主線的《幸運星盧克》系列中的三集。聯合會強調,這次不準備“焚書”,而是準備將它們打成紙漿再利用,化腐朽為新生。

漫畫起源於16世紀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在歐洲具有堅實的藝術基礎和廣泛的讀者羣。比利時和法國被譽為“漫畫之國”,有許多漫畫學校和漫畫大師,每年出品數千種漫畫作品。此次被加拿大撤架的比、法漫畫書在歐美家喻户曉。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的《丁丁歷險記》系列描述小記者丁丁帶着愛犬米盧在世界各地冒險、揚善除惡的故事,先後被翻譯成70多種文字,全球銷量超過3億冊。丁丁系列還被好萊塢知名導演斯皮爾伯格搬上大銀幕,其衍生產品形成巨大的產業鏈,行銷全球。《高盧英雄歷險記》則是法國漫畫雙人組合戈西尼與烏德佐創作的法國國寶級漫畫,已被譯成110多種文字,全球銷量達3.5億冊。《高盧英雄歷險記》曾被法國總統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法國第一顆人造衞星就是以該系列的主人公阿斯泰利克斯命名的。

可以説,上述幾部系列漫畫故事及其主人公早已深入人心,化作歐洲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今卻被加拿大人焚燒和打成紙漿,歐洲人受到的心理衝擊可想而知。比利時魯汶大學一位社會研究人員認為,一些西方列強曾在世界各地殖民,掠奪資源,殘殺土著居民,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直到現在殖民主義思想依然有一定的社會基礎,西方的確應該認真反思殖民主義時代的所作所為。但反思歷史一定要“焚燒”書籍就值得商榷了,書可以燒光,但“歐洲中心論”“白人至上”的殖民主義思想和種族歧視觀念並不會隨着烈焰消失殆盡。應該將那些帶有種族歧視內容的小説、漫畫、影視作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讓人們認清殖民主義者給殖民地國家帶來的災難,提醒人們不忘歷史。

一位法國大學教授認為,受時代侷限的影響,歐洲有些漫畫書的確存在不同程度的種族歧視內容,但讀者應該從圖書描述的時代和反映的社會現實去理解和認識,而不應斷章取義、全面否認。舉例來説,埃爾熱曾多次修訂《丁丁歷險記》中涉及丁丁非洲歷險過程的一些文字,對原先帶有“種族主義色彩”及“與現代生態和環保理念”相悖的畫面進行重新繪製。儘管如此,與現代人觀念格格不入的文字和畫面肯定還存在。如果僅僅為了政治正確而不顧歷史予以徹底銷燬,就等於無視歷史、割斷歷史。

有社會學家和教育家指出,漫畫書是歐洲人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形式之一,比利時、法國等歐洲國家有數量眾多的漫畫書店,幾乎所有的書店都設有漫畫專櫃。對歐洲人而言,漫畫大多是對文學的補充,娛樂功能高於知識和教育功能。

歐洲各界普遍認為,加拿大其實是打着反對“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幌子為自己臉上貼金。加拿大白人才是大肆迫害土著印第安居民的罪魁禍首,如今卻反咬一口,拿歐洲的漫畫書出氣。歷史證明,加拿大聯邦政府和殖民者一向以“高貴的白人”自居,認為印第安人和原住民文化是落後、愚昧的象徵。1868年加聯邦政府規定,印第安人必須放棄印第安人身份才能參與選舉。1875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制定的《選舉法》明確規定,印第安人、華人和印度人沒有投票權。次年,《印第安法》更是將“不放棄印第安人身份就無權參與選舉”寫進了法律。這條針對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條款”在加拿大1920年重修的《印第安法》中依然存在。

不久前,在加拿大多地的天主教寄宿學校舊址陸續挖出了1000多具原住民兒童的遺骸。據報道,從19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加拿大有15萬名土著兒童被強制與父母分開,送往天主教寄宿學校。這些兒童普遍營養不良,他們中的許多人遭到虐待和強暴,至少4000人死於疾病、疏於照料、意外事件或虐待。進入寄宿學校的土著兒童必須接受所謂“現代化的義務教育”,從言談舉止、衣着規範到行為準則都必須有所改變,變成“文明人”。這實際上是一場加拿大白人殖民主義者掠奪原住民的土地和資源,並從根源上實施的文化滅絕行動。

種族主義威脅和平、穩定與發展,是全人類的公敵。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是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當前,世界各地煽動種族主義、挑起宗教仇恨的現象屢屢發生,仇外心理和歧視問題嚴重。在一些西方國家,非洲裔、亞裔、拉丁裔、阿拉伯裔等少數族裔遭受警察暴力的悲劇時有發生,令人痛心。 

大西洋兩岸圍繞加拿大“焚書”的辯論再次促使人們反思。不得不説,正人先正己,一些西方國家與其教師爺般對別國人權説三道四,不如先認真對着歷史的鏡子照照自己。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24日 1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73 字。

轉載請註明: 與其掩蓋歷史,不如坦誠自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