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過中國就去搬美國救兵?為挽回國家尊嚴,印度有些媒體真飄了

印度不是越南,2020亦非1955年,所謂的請美國參與中印爭端,甚至直接派兵介入,完全是冷戰的思維在作祟。為了反制中國,報加勒萬河谷失利的“一箭之仇”,印度的一些媒體已經飄了,其完全罔顧了現實,這在給莫迪團隊構成巨大的麻煩的同時,或進一步割裂印度的上下層關係。
打不過中國就去搬美國救兵?為挽回國家尊嚴,印度有些媒體真飄了
為了蹭流量、博眼球,一家名為《新印度快報》的印度小報宣稱“美國應出兵幫助印度對付中國”。該媒體指出,為了推進印太戰略,美國將進行軍事力量的轉移,和印度“背靠背”。
文章一發表,即被各方媒體瘋狂炒作和轉載。然而從社會面的反應來看,卻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打不過中國就去搬美國救兵?為挽回國家尊嚴,印度有些媒體真飄了
有評論指出,在國際格局變動尚未明朗的情況下,新德里請美國出兵,或進一步暴露印度的真實國力,這為兩國後續的平等對話製造了障礙。同時,印度有意拉美國下水的想法,也讓國際社會不齒。
簡單的邊境爭執,非要上綱上線鬧到國際層面只能進一步證明印度的“外強中乾”。對於美國而言,在疫情危機尚未解除的當下,擅自介入他國內政,參與敏感的中印爭端,不僅會讓自身的國力受損,也會進一步刺激中方,這對於自己而言是絕對得不償失的。
可以説,《新印度快報》是為了一己私利,開始綁架輿論層,純屬誤導民眾——試問被中國痛毆是“喪失印度尊嚴”,投靠美國就不會“喪失印度尊嚴”了嗎?
打不過中國就去搬美國救兵?為挽回國家尊嚴,印度有些媒體真飄了
值得警惕的是,但凡印度民粹勢力凸起之際,有些媒體就開始推波助瀾,在他們眼中只有讓新德里和北京發生直面的戰爭,那麼印度國內的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顯然這種做法毫無意義。要知道,無論是2017年的洞郎事件還是最近發生的加勒萬對峙,新德里都未佔得絲毫的便宜。是印度士兵作戰素質不高,還是一線指揮者缺少應變能力,依筆者看來,這都非主因。根源是中印不在一個實力層,北京的實力遠勝於新德里。
打不過中國就去搬美國救兵?為挽回國家尊嚴,印度有些媒體真飄了
即便如此,莫迪政府也只能硬着頭皮上。我們注意到印度內部正進行大規模的“抵制中國貨”活動,印度人民黨和國大黨在互相撕扯,連續數月的停工措施已經導致數以百萬計的人失業。比這更糟糕的是,不丹、尼泊爾開始切斷輸入下游的水源。這一切表明:如果莫迪不能有效的應對危機,那麼其終將被民粹主義的洪流吞噬。
從這個角度看,6月15日的事件絕非偶然,是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內部矛盾而構造的“人設”。這背後也勢必夾雜着西方反華勢力。
為了構建美印親密關係,新德里與華盛頓於2016年簽署了《後勤交流備忘錄協定》。該協議規定:美印可以為對方提供後勤補給便利,可以共享某些軍用設施。但問題是這只是一紙備忘錄而已,雙方構不成實質性的同盟關係(印度奉行不結盟原則),其距離真正的牽手還有很長的距離。
打不過中國就去搬美國救兵?為挽回國家尊嚴,印度有些媒體真飄了
以一紙不具有嚴格法律效力的備忘錄“狐假虎威”,妄圖美國能夠介入中印事端,新德里不僅高看了自己,也拉低了美國的智慧。白宮希望的是,中印能夠展開全方位的戰略角逐,類似洞朗的事件能持續發生,這樣美國就有了制約各方的藉口,從而漁翁得利,美國不一直就是這麼做的嗎?
總的來説,民粹主義會讓人喪失理智和判斷,就像《新印度快報》這樣的發聲筒。它非但不能化解各階層的暴戾情緒,反而一再地掣莫迪政府的肘,一定要局勢不可收場才肯罷手嗎?損失的終究是自家的國力,莫迪是時候管管印度人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5 字。

轉載請註明: 打不過中國就去搬美國救兵?為挽回國家尊嚴,印度有些媒體真飄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