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志剛:面對去全球化,韓國的務實選擇

持續蔓延的新冠疫情改變着國際局勢和全球化走勢,導致區域交流及合作阻力有所增大。在此過程中,一些國家熱衷搞遏制,玩圍堵遊戲,一些國家忙着選邊站,加劇矛盾,但也有一些國家仍在踐行多邊主義。比如韓國,就在複雜的國際和地區局勢演變中展現着理性和務實,發揮着區域建設者、經貿推動者等能動作用。

本國疫情大體穩定以來,韓國與多國探討應對疫情和重啓經濟合作,在努力推進綠色通關等便利化安排的同時,以理性姿態處理涉及其他國家內政的外交事務,彰顯了致力於周邊和平、區域合作及多邊協調的韓式自主與自信。

韓國塑造自身區域建設和協調者的形象,既是堅持和平穩定發展、走區域一體化發展之路和做好與域內外國家協調的共贏理念使然,也是擺脱疫情下複雜地緣局勢拖累、規避來自盟友擠壓的無奈選擇。

從前者看,面對半島局勢的不確定性乃至反覆多變,韓國堅持以和平和外交手段解決相應後遺症的努力有目共睹。特別是在去全球化甚囂塵上、區域“俱樂部化”有增無減的鼓譟聲中,韓國不隨波逐流而是展現自主性,堅持多邊協調,逆勢倡導和堅持自貿價值取向。與某些國家選邊站或對區域通商機制談判消極相比,韓國在中日韓自貿協定乃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建設上展現着熱情和成熟。這些努力使韓國成為東北亞穩定與發展乃至亞太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力量之一。

從後者看,韓國這些鍥而不捨的努力也折射了來自盟友擠壓的無奈現實。一是美國作為“盟主”對韓國的忽冷忽熱、或明或暗的敲打。疫情以來,華盛頓一方面釋放美日韓加強合作應對東北亞及印太地緣變化、邀請韓國參加G7峯會等籠絡信號;另一方面又變換手法,“揚日抑韓”,在不同場合散佈韓國對美國“三心二意”的論調。同為美國盟友的日本對韓國更不買賬,不僅對韓國有關戰時勞工索賠訴訟以及明治工業遺址羣展示欠缺歷史反省等批評置之不理,還在韓國參與G7擴大版、韓國代表競選WTO總幹事等問題上態度消極。

可以説,維護區域多邊理解與經貿合作符合韓國的根本訴求與利益,來自盟友美國的不時疏遠以及韓日矛盾的長期化走勢,讓韓國一邊感受冷暖自知的無奈,一邊更加堅定地選擇融入區域合作,扮演好區域建設者角色。

韓國是全球第12大經濟體,也是東北亞地區的重要國家。排除新冠疫情再次大範圍感染等潛在意外影響,韓國今年名義GDP總值有望繼續攀升,躋身全球第9位。這次疫情不僅凸顯了韓國在有效抗疫、數字經濟、創新模式、雙邊合作與多邊溝通等方面的諸多努力與階段性成果,韓國努力塑造區域建設者的形象也得到東北亞國家及國際社會的較高評價,是對疫情下推動多邊區域交流與合作的良好示範。(作者是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5 字。

轉載請註明: 笪志剛:面對去全球化,韓國的務實選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