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9·11”十九年,美國仍在尋求問題的答案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綜合

  2020年9月11日,儘管新冠疫情仍在肆虐,美國多地仍選擇舉行“9·11”事件紀念活動。哪怕形式精簡,也不能忘記,更不能讓悲劇重演——自那以後,美國在多國開啓的龐大反恐行動,持續至今。

  19年過去了,美國成為一個更為和平和安全的國家了嗎?激烈的種族矛盾引發的抗議吶喊聲,和持槍問題造成的突發槍響聲,仍在這個國家此起彼伏。新傷舊患交織,隨着新冠死亡人數飆升至“9·11”遇難人數的60多倍,美國人孜孜以求的安全感,又在何處?

  復仇的傷痕

  “他們為什麼憎恨我們?”

  19年前的那場浩劫發生後,美國人曾有過追尋。

  美國保守派學者,胡佛研究所研究員迪內什·迪索薩認為,“9·11”事件是自由派過度對外輸出價值觀招來的反噬;而美國人馬克則説:“恐怖分子的動機,顯然是緣於美國沒有善待其他國家和民族。”

  然而,濃厚的復仇情緒蓋過了這些聲音。對內加緊增強安保,對外全力“追殺”,成為全美國社會難得的共識。

  在這種情緒的驅使下,時任總統小布什第一時間宣佈對恐怖主義“開戰”,揮師阿富汗攻打“基地”組織,開始了獵殺本·拉登的漫長過程。

  數年間,打着“反恐”旗號的美國入侵伊拉克,並在敍利亞、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採取軍事行動。“恐怖襲擊催生了一項帶有侵略性的外交政策。”《紐約時報》編輯馬爾科姆森表示。

  “9·11”後次年,美國成立國土安全部,僱傭近20萬人;推出《愛國者法案》,厲兵秣馬,極大增強安全部門和軍方力量;航空安保方面,數萬安檢人員緊急上崗、研發爆炸物測設備、加固駕駛艙門……

  雖然發動了耗資巨大的戰爭,美國最終卻並未能徹底清除塔利班勢力,反而使得阿富汗陷入長期戰亂。

  聯合國阿富汗援助團的數據顯示,自2009年開始系統地記錄平民傷亡人數以來,阿富汗平民的死傷數字超過10萬。而布朗大學報告則稱,美國的“反恐戰爭”近20年來,美軍方在全球各區域介入的衝突,已使至少3700萬人流離失所。

  硝煙過後,滿目瘡痍。布朗大學發佈的報告《戰爭的成本》顯示,截至2019財年,美國自“9·11”事件後的戰爭經費支出近6萬億美元。僅在阿富汗一地,戰爭成本就接近2萬億美元,更有數千名美軍士兵喪生。存活下來的許多人,患上了戰後心理綜合徵,戰爭的陰影,直到今天還在他們的腦海裏盤旋。

  即使躲藏近10年的本·拉登最終被美國海豹突擊隊擊斃,美國四處出擊所留下的“傷痕”,至今仍在世界多地“隱隱作痛”。

  “模糊”的敵人

  《紐約時報》一篇報道指出,美國的“反恐戰爭”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為在“誰是美國的敵人”這一基本問題上,美國國內存在巨大分歧。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認為,美國的決策精英們在對自身國情判斷和國際形勢的判斷方面,頻頻出現嚴重的錯亂。他進一步指出,“9·11”事件剛發生不久,以“基地”組織為代表的恐怖組織和恐怖分子是當時美國最大的敵人。然而,隨着時間推移和戰事進行,小布什政府卻將對立面擴大到了塔利班和薩達姆政權等所有與美敵對的政權。

  就在2020年初,美國政府又一次以國家安全為由,暗殺了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一時間,美伊局勢似乎迅速滑向戰爭邊緣,“第三次世界大戰WWIII”等標籤,成為美國社交網站爆熱內容。美國多地爆發示威,反戰呼聲高漲。

  美國究竟還有多少敵人?美國還能承擔得了一場新的戰爭嗎?從現實來看,答案不言自明。

  如今,儘管特朗普政府試圖在全球範圍內收縮反恐戰線,包括連續宣佈從伊拉克等地撤軍,但美國發動的阿富汗、伊拉克兩場戰爭,已經極大地損耗了美國的國際威望,割裂了美國與盟友的關係。

  “可以説,美國在處理‘9·11’整個事件當中,顯示出對自身國家面臨安全威脅,認識上的嚴重預判不夠和應對失當。”李海東指出。美國決策層的這種處理,也使得其國內諸多嚴重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從而出現了嚴重分裂。

  “我本以為‘9·11’會引發我們自己進行反省,但是我們卻變得比過去更民族主義。”住在美國賓州、離“9·11”墜機事故地點只有20英里的馬克坦言,“反恐應該是與其他國家政府和執法部門進行合作,而不是單獨派兵進行武裝攻擊……”

  暴力手段只會給極端組織提供更多的藉口,其結果是,美國製造的敵人,要比他們消滅的多得多。由於反恐策略選擇失當,其結果也只會是“越反越恐”。

  本土的威脅

  更頭疼的是,“9·11”以後的美國境內,雖然未再遭外來恐怖襲擊,但本土恐怖主義思想和受極端思想影響的“獨狼”式襲擊,愈演愈烈。從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到拉斯維加斯音樂節槍擊事件,人們失去摯愛,悲劇一次次上演。

  2020年至今,由非裔男子弗洛依德之死點燃的反種族歧視抗議示威,還在發酵,並一度演變為暴力示威。焚燒商店的熊熊火光照亮美國街頭,大批財物付之一炬,一切仿若當年美國戰機轟炸喀布爾、巴格達後的場景。

  多重威脅交織下,一個最直觀的現象是,美國人更愛“囤”槍了。據估計,2020年3月到7月,美國槍支銷量達850萬支,比2019年同期高出94%。其中,約40%的購槍者是第一次購買,理由是“自我保護”。而在此期間,美國的新冠疫情正在各州飛速蔓延……

  “9·11”已經過去19年,對於當前的美國來説,本土恐怖主義、種族分歧、新冠疫情等問題,才是真正的敵人。李海東認為,“美國應把大量的資源放到國內秩序的重建上來。”如果美國的決策層繼續錯下去,那麼錯誤的後果,還得由美國人民來買單。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龐中英也指出,當前,恐怖主義也已不再是美國政府的頭號“假想敵”。2018年1月,美國國防部在《國防戰略報告》中稱,特朗普政府已將大國間的戰略競爭,作為“首要關切”。

  “美國正在從一場悲劇走入另一場悲劇。”李海東表示。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