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750萬人的生命健康,內地支援香港核酸檢測圖景掃描

  週五上午9時45分,香港上班族剛開始一天工作的時候,龔文波卻是剛結束一天的工作。

  “我這周是夜班,從晚上9點到早上9點。”正在吃早餐的龔文波對記者説。

  龔文波是深圳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副主任,目前人在香港的他有另一個身份——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成員,負責一個百人左右檢測團隊的協調工作。

  7月初以來,香港暴發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數量多、感染源頭不明個案多、社區傳播風險高,特區公營檢測機構不堪重負。應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政府迅速組建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赴港無償協助抗擊疫情。

  8月2日,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7名先遣隊隊員抵港,同香港有關部門對接,熟悉香港的檢測場地、設備以及流程等,為後續大規模的核酸檢測打下基礎。

  先遣隊隊長郭鵬豪説,相信有國家作為堅強後盾,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一定能和香港市民一起戰勝疫情,“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然而,先遣隊抵達後,幾乎每天都有人到其駐地和考察點進行騷擾。事實上,自從特區政府向中央發出援助請求,香港就有一撥人不斷抹黑、破壞中央協助香港抗疫工作。

  面對騷擾破壞,冒着疫情風險,先遣隊迅速展開工作。“剛開始還有些緊張和忐忑,對最終能不能順利檢測有些擔憂。”龔文波向記者坦言。

  這個庚子年對龔文波而言是奔波的:開年在深圳市人民醫院籌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3月初支援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一干就是四五十天;6月趕赴北京抗擊疫情,對口支援朝陽區雙橋醫院組建核酸檢測實驗室。

  剛回深圳休整完又來港抗疫,龔文波説,大部分香港市民對我們是有期望的,有的老人和小孩子還給我們送賀卡和花,這些鼓勵讓我們很感動。

  他介紹,內地支援隊在抵港前就與香港方面有溝通,有特區政府全力支持,有華大基因全力建設“火眼實驗室”,支援隊只有全力做好檢測工作才能無愧於心。

  9月1日,香港自願免費的新冠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開始實施。有意參加檢測的市民先在網上預約,在預約的時段和地點由經過醫療或護理訓練的人員採集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做化驗。檢測結果呈陰性的人員會收到短信通知,而陽性樣本則由特區政府衞生署立即跟進。

  全港141個檢測中心有99個1日當天預約滿額,更有14個第一週均滿額。“今日已經做了檢測,政府安排很到位,秩序井然,醫護及工作人員盡心盡責,講解清晰。辛苦曬!”香港網民“Sam Lam”在社交媒體上留言分享心得。

  隨着廣東、廣西和福建的後續支援隊隊員抵港,截至4日共有420餘名內地支援隊隊員在港協助大規模核酸檢測。

  華大基因香港“火眼實驗室”前線總指揮曹蘇傑説,實驗室承擔的是篩查任務。採樣管上只有一行編碼,檢測人員無法從中獲取被採樣人信息,實驗室僅判斷得出檢測結果,並將其上傳至特區政府的系統中。

  龔文波在“火眼實驗室”的團隊每天可檢測10多萬單管樣本。“整體檢測流程跟內地區別不大,只是根據香港的規範和法令有所微調。”龔文波説。

  雙眼熬出血絲,眼下烏青……來自廣東的支援隊隊員羅水光已經在“火眼實驗室”連續工作了三個通宵。“確實很辛苦,但來香港支援抗疫前,我已經做好了生理、心理雙重準備了,一定要全力以赴。”羅水光啞着嗓子告訴記者。

  “90後”羅水光今年剛滿30歲,是東莞市黃江醫院檢驗科的一名主管技師。在從醫第6個年頭,他主動報名支援香港,成為內地第三批支援香港核酸檢測隊的一員。8月28日,羅水光抵達香港,經過培訓後被安排在取樣組工作。

  由於工作量大,取樣組需要24小時連軸轉,組員實行“兩班倒”:早班自9時到21時,晚班自21時到次日9時。羅水光是晚班工作人員,負責將前線醫護採樣的市民鼻咽喉拭子樣本提取出來,以進行下一步檢測流程。

  “取樣組直接與市民的檢測樣本接觸,萬一有感染者的樣本,我們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可以説是很大了。”談及工作風險,羅水光輕描淡寫,話語不多。

  儘管位於中山紀念公園的“火眼實驗室”面朝維多利亞港,但每天結束了12個小時工作後,羅水光總是直接回到實驗室旁邊的酒店。“太忙啦,到現在都沒能去海邊散散步呢。”他每日只能在酒店樓梯上的長廊裏望一眼窄窄的海景。“我們隊員都戲稱它為‘兩米海景’。”

  “新冠病毒檢測事關全民福祉,越多人蔘加檢測,對香港疫情防控越有幫助。”羅水光説,“希望大家都能來檢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9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了750萬人的生命健康,內地支援香港核酸檢測圖景掃描 - 楠木軒